1. <p id="xxo8s"></p>
    2. 中外巖溶地質科學家啟動國際大科學計劃

      2016-11-14 21:2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桂林11月14日電 (趙琳露 蘇櫓萱)來自中國、美國、巴西、波蘭、泰國、柬埔寨等11個國家的科學家14日齊聚廣西桂林市,啟動“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將建立全球巖溶環境監測網絡,促進全球巖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全球巖溶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陸地面積15%。巖溶資源環境和變化問題十分突出,干旱、石漠化、水污染、水土漏失等環境問題日益頻繁,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

        中國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國際巖溶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彭齊鳴表示,“全球巖溶動力系統資源環境效應”國際大科學計劃將建立全球巖溶環境監測網絡,研究和查明全球不同巖溶動力系統類型的碳、水、鈣循環規律和資源環境效應,突破巖溶關鍵帶資源環境科學問題的瓶頸,創新巖溶資源勘探開發和巖溶環境治理與保護科學技術體系,創建全球巖溶資源環境信息平臺。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巖溶區之一,中國在巖溶資源開發、石漠化治理、巖溶塌陷防治、巖溶自然遺產保護和脫貧攻堅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根據當天發布的《中國巖溶地質調查報告(2016)》,中國查明西南8省(區、市)巖溶地區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潛力,解決了1500萬人飲用水困難;創建了4種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可在西南巖溶地區300個縣推廣應用;圈定巖溶塌陷高易發區面積34萬平方千米,有效防治巖溶地質災害。

        國際巖溶研究中心于2008年12月落戶桂林,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設立的地球科學研究中心,在全球建立了39個巖溶環境監測站。目前,中國巖溶石漠化研究與治理示范,已在新西蘭、坦桑尼亞等6個國家推廣應用。

        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還與中國地質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簽署了三方聯合創建巖溶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協議。(完)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