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省份調整省級黨政一把手 15地迎紀委新書記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 (唐嘉藝)2016年,既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十九大召開之前的換屆之年,全國31省區市各級領導班子開啟換屆工作。截至12月23日,全國已有22省區市省級黨政主要領導發生調整,14省區市省級黨委完成換屆工作。
14省區市調整省級黨委書記 20省區市省級政府“換帥”
換屆年,各級領導班子的換屆工作是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頭戲,關系執政骨干隊伍建設的整體狀況,也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在地方政治生活中,黨政主要領導處于核心地位、扮演著特殊角色、起著關鍵作用。換屆中,選優配強黨政主要領導成為關鍵中的關鍵。
2016年,省級黨政主要領導調整頻繁,共14省區市調整省級黨委書記,20省區市調整省長(市長、主席)。其中,陳全國系建國后首位擔任過西藏、新疆兩個自治區黨委書記的干部。
2016年省級黨政主要領導的調整中,異地交流和本地官員出任的比例相當。新上任的14名省級黨委書記中,7人系異地交流任職,7人系本地干部出任。政府方面, 20名新任的政府“一把手”(代理“一把手”)中,3人由中央“空降”,6人系異地交流任職,11人系本地干部出任。
異地交流有利于加強不同省份間的溝通聯系,非本地官員履新有利于改革創新,開創管理新格局;而本地官員出任黨政主要領導職務,因為熟悉本省省情,工作能更快上手,當地發展也能延續本地長期規劃。
此外,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云南、青海10省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由黨委原書記兼任,書記調職后,亟待選舉人大常委會主任。安徽省政協主席王明方因病逝世,該職位空缺待補。
14省區省級黨委換屆 “戎裝常委”均未入選新班子
2016年10月底,新一屆地方黨代會拉開序幕。截至12月23日,已有14省區黨代會閉幕并完成黨委換屆,14名軍方代表均未入選本省區新一屆省級黨委常委班子。其余17省區市黨代會及換屆工作將于2017年陸續展開。
2014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綱要明確,要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加強黨政正職培養選拔,保持領導班子合理年齡結構,優化領導班子知識專業經歷結構,合理配備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非中共黨員干部。
2016年14省區省級黨委換屆貫徹執行中央要求,領導班子平均年齡為54.86歲,以“60后”為主力,保留部分“50后”領導,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劉捷成為全國首位“70后”省級黨委常委。新入選的42名常委中,有11名博士。42人專業主要以經濟管理為主,亦有工科、理科、文學等專業。
在已換屆的14省區中,除西藏外,其他省區省級黨委常委班子均有女干部;內蒙古、廣西、西藏、新疆四個民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干部接近半數,其他非民族自治地區,亦有不少少數民族干部。如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系苗族,福建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雷春美系畬族,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系回族。
15省區市調整省級紀委書記 半數由中央紀檢系統空降
十八大以來,中央鐵腕反腐凝聚了黨心民心。中央紀檢系統的反腐能手也不斷“空降”地方,主持地方紀委工作。
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提名考察辦法》”)。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負責同志曾表示,《提名考察辦法》緊扣提名、考察作出規定,在干部來源上,明確要求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可以從紀檢系統內和紀檢系統外提名,紀委書記人選一般應當交流任職。
截至12月23日,2016年已有15省區市調整省級紀委書記。其中,內蒙古、江蘇、福建、江西、山東、甘肅于10月集中調整省級紀委書記。新就任的15名省級紀委書記均按照《提名考察辦法》規定來選任。6人來自紀檢系統內,除鄧修明(中央國家機關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原書記)外,5人由中央紀委“空降”地方;9人來自紀檢系統外,其中,安徽省紀委書記劉惠、江西省紀委書記孫新陽曾有過地方紀委工作經驗。15名省級紀委書記均符合交流任職要求,其中,7人由中央到地方交流任職,8人系異地交流任職。
(文中相關數據均截至201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