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身邊人”眼中的黃大年:“拼命黃郎”與“科研瘋子”

      2017-07-12 15:1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長春7月12日電 題:“身邊人”眼中的黃大年:“拼命黃郎”與“科研瘋子”

        作者 付強 郭佳

        出租車司機劉國秋的車里,總是備著小枕頭和被子。這是為一名特殊的乘客――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準備的。在接送這位中國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去機場的路上,劉總能聽到后座傳來的鼾聲。

        黃大年被稱為“科研瘋子”,這個1958年出生的廣西南寧人為了研究惜時如命。

        “總是坐最晚的航班去北京,返程落地通常也在凌晨1點之后,我第二天還要工作,實在吃不消。”劉國秋從3年前開始負責黃大年的接送機工作,剛開始他并不習慣。

        除了最晚的航班,黃大年經常工作至深夜。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地質宮507室是黃大年的辦公室。從2010年年初開始,樓管員龐春江在“清樓”時,總是發現這間房的燈還亮著。龐敲門詢問為何還不下班,得到的回答總是“還有工作,再忙一會兒”。

        “一開始不理解,天天都這么晚”,龐春江說,后來和黃大年聊天,得知他是搞科研的“千人計劃”專家,任務確實艱巨,也就不再每晚敲開黃大年辦公室的門。

        在龐春江的印象里,黃大年“每天背個大書包,一點架子都沒有”。7年來,他已數不清有多少次,凌晨時分幫黃大年打開地質宮的大門,而每一次,黃大年總是客氣地說“師傅您辛苦了”。

        “拼命黃郎”的習慣,也讓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肝膽胰外科護士長谷?為難。去年12月10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院接受治療,他把“教室”也搬到了病房。

        “只要身體允許,他就在病房給學生講課,有時還做一些項目方面的工作”。谷?擔心黃大年過于操勞,最初總是阻止。黃大年每次都滿口“你們說得對”,實際卻對來訪者一概放行。

        谷?回憶說,直到手術前一天,黃大年依然在和學生討論專業問題。“他不是‘不聽話’,真是有太多事要做”。

        時間久了,劉國秋才知道,這位“感覺不一般的老師”坐最后一班飛機是怕耽誤白天的日程。而劉也逐漸熟悉自己的這位乘客的其他習慣:由于工作壓力大“上車必開窗”透氣,為圖省事常以苞米充饑。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春逝世,享年58歲。

        得知噩耗,劉國秋撥通黃大年工作秘書王郁涵的電話問道,“黃老師的骨灰回南寧嗎?很多車有忌諱,但我沒問題,想再送黃老師一次”。(完)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