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陜西省合陽縣

      2015-06-17 11:53:41 來源:中國網

       生態旅游-大美合陽
         合陽縣隸屬于陜西省渭南市,位于關中平原東部,居于秦晉豫黃河金三角、陜西東大門中心區域,古稱有莘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全縣面積1347平方公里,轄12鎮、4個辦事處,人口45萬。



      圖說:合陽斜塔

       

      圖說:大西高鐵洽川特大橋


         合陽縣域地理資源優越,歷史人文郁盛,物產資源豐富,旅游風光瑰麗。既是一片發展的熱土,也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年來,合陽縣委、縣政府立足獨特豐富的果畜蔬、煤化工、旅游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旅游名縣”戰略不動搖,堅持走特色經濟強縣之路,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穩步攀升。先后榮獲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國家級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縣、國家級衛生城市、中國著名文化旅游縣、陜西省教育強縣等多項榮譽。



      圖說:天合園

       
      圖說:天合園內亭
       
      圖說:天合園一角


         天合園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城區,于2008年4月開工建設,南北長380米,東西寬180米,總占地面積102畝。在綠色的主題下分南北兩區:南區為靜區,園林、山體、噴泉、廊亭、紀念廣場等;北區為動區,湖泊、取巧、青少年活動、傳統教育、健身廣場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城市園林。
          2009年7月正式對市民開放。整體設計以明代的千金塔為中心,鳳凰南北路景觀帶為主軸??偼顿Y2800萬元,共修建廣場5處,新建觀景亭及山體4座;維修牌坊、亭子6座;借鑒國內外陵園建設理念,實施了陵園整體改造工程,建成2300平方米寓意深刻的“V”字形下沉式紀念廣場;新建音樂噴泉、休閑長廊、山水湖泊等園林景觀,實現陵園、公園的一體化。2009年6月,被省政府確定為陜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天合園莊嚴肅穆、恬靜怡人,亭閣廊堂交相輝映,山水園林曲徑通幽。成為對廣大青少年進行“雙擁”宣傳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的紅色課堂;已成為縣城廣大市民休閑、健身、娛樂、游覽的理想去處,是合陽縣城市建設的新名片。



      圖說:印光大師

        

      圖說:印光大師舍利塔

          印光法師是近代著名的高僧大德,一生專修凈土,弘法利生,教人念佛,被公推為凈宗十三祖。法師21 歲出家,曾在終南山南五臺茅棚住過多年,26歲離開家鄉,此后輾轉至南方,后南下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安單藏經樓。自此兩度掩關,影不出山二十余年。后來至蘇州吳縣,開靈巖山寺十方專修凈土道場,1940年12月2日圓寂于蘇州靈巖山寺。后人奉他為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祖自1887年離開秦地,直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中間沒有再回過,雖然如此,但他老人家始終關心家鄉佛法,《文鈔》中第一篇就是寫給關中大興善寺體安和尚的,題為《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可見他老人家關心故土佛法興衰之真情。
         佛教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故居位于陜西省合陽縣路井鎮赤東村。據民間傳說,“赤城”之名來自西晉時期石崇與王愷斗富的故事。不知哪一家用石脂涂抹城墻,現出赤色,村莊故而得名。如今赤城村附近的村莊里還居住著王、石兩家的后代。赤城村過去建有自已的城隍廟,一個名為城的村莊供奉自已的城隍爺,亦屬罕事。
        赤城村村口的池塘北邊有一排朝東的窯洞,這是昔日的“念佛堂”。印光法師皈依佛門后,經常為村人捎回各種經書,勸人向善。如今村里還保存著印光當年寄回的經書和親筆書寫的信件,已成為珍貴的文物。



      圖說:洽川景區

       

      圖說:洽川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洽川,地處陜西合陽縣城東20公里,面積176平方公里,為黃河流域最大的河濱溫泉濕地。是陜西省6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15萬畝天然蘆葦蕩,處女泉和夏陽瀵等7眼瀵泉鑲嵌其中,棲息著丹頂鶴、黑鸛、大鴇、白天鵝等127余種珍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舒緩流淌而過,“萬頃蘆蕩、千眼神泉、百種珍禽、十里荷塘、一條大河、秦晉相望” 這里風景別致,鳥語花香;這里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構成了一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間勝境。

       
      圖說:珍禽



      圖說:荷塘

         洽川景區先后被旅游界評為“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濕地”、“中國著名文化旅游景區”、“中國最美濕地二十佳”、“三秦最美的山水風景區”。

      中國最完美愛情故事誕生地
         愛情,作為人類生命的主題令人向往。古今中外的經典愛情故事,多以動人凄婉的悲劇流傳后世: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英臺化蝶殉山伯,孟姜女哭夫斷長城,許仙望塔思白娘,寶玉惺惜林黛玉,張生拋棄崔鶯鶯,唐婉無奈別陸游,羅密歐朱麗葉雙方服毒盡,美人魚變泡沫尋王子。欲撮土為香,義結金蘭,而“東風惡,歡情薄”,讓人在亙古至今的回味中興嘆不已。
         處女泉,則不然。這里誕生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佳句,吟唱出周文王與洽川姑娘太姒純真唯美的愛情故事,被譽為“中國愛情詩歌的發源地”。文王得太姒而修禮制,太姒佐文王母儀天下,教姬發終得天下。蘆蕩溫泉作證、黃河濤聲共鳴,天作之合,處女泉不正是您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的源泉嗎?



      圖說:文王太姒塑像

       

      圖書:處女泉

      世界上最神奇的瀵水溫泉
         瀵泉為洽川特有的溫泉,“瀵”在《新華詞典》為此專用。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特大海嘯時,夏陽瀵水面升降劇烈,泉水變得渾濁,此后逐漸恢復清澈,當地人都稱其為“神泉”、“海眼”。而“處女泉”最為神奇,當年周文王在此邂逅出浴后美如天仙的洽川姑娘——太姒終成美好姻緣。此后姑娘們紛紛效仿,出嫁前來泉中沐浴,故名“處女泉”。此泉隱于碧綠如帳的蘆葦中,水溫常年30℃,富含硒、銅、鍶等多種微量元素。泉中有沙眼無數,大如車輪,狀似蝴蝶,入水不沉,泉涌沙動,如綢拂身,飄飄欲仙。賈平凹題詩曰“萬畝蘆蕩風掀起,處女泉里水凝脂。華清只供帝王去,那及群民樂游此。”




      圖說:夏陽瀵

      萬里黃河最浪漫的完美體驗
         沐浴處女泉體驗“水療”,洗去您滿身的疲憊。赤腳河灘享受不倒翁狀“泥療”,曠野沙灘品味“沙療”或裝扮幾個造型,充滿童心樂趣。玩得盡興,亦可健身,堪為治療“腳氣”、“牛皮癬”“皮膚病”的民間秘方。泛舟蘆葦蕩、水上茶吧小憩、乘木筏打水仗,觀看提線木偶表演。穿行蘆葦蕩中,曲徑通幽,站在望河亭上,周圍群鳥翱翔,遠處紅荷映日。



      圖說:沐浴處女泉

         賈平凹曾賦散文道,“看黃河有好多去處,但要看黃河的精神氣勢,去合陽洽川最好”。黃河“揭底”與“地啼”讓您夢寐以求。體驗黃河漂流、沙灘踩泥、快艇沖浪刺激快感,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雷上鑼鼓”的粗狂豪放表演。



      圖說:黃河漂流

       

      圖說:黃河快艇

       

      圖說:蘆葦快艇


          登福山求福氣,遠眺黃河濕地風光,參觀明清民居院落,漫步靈泉古村寨,憑吊韓信城遺址。
         臨池垂釣、水上娛樂、拓展訓練、沙地越野、游樂活動豐富多彩。觀看一曲中華一絕——合陽提線木偶習表演,您能領略到獨特的民間風情。合陽提線木偶、東雷上鑼鼓、跳戲等民間藝術先后被列入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剪紙、血故事、年俗文化絢麗多彩,踅面、特色魚宴、十碗席等小吃風味獨特??h城暢潔綠亮美面貌煥然一新。您不妨帶上相機、畫板,留住最美風景,賦詩作畫。旅游旺季舉辦的篝火晚會,會讓您大自然的夜幕中盡情狂歡,其樂融融。

       

      圖說:提線木偶

       

      圖說:面花藝術

       

      圖說:東雷上鑼鼓表演

       

      圖說:踅面

         合陽縣文物古跡288處,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廟、魏長城、青石殿、壽圣寺塔)省級文保單位5處。合陽,安葬著五帝之一的帝嚳,延續著孔子七十二賢之一子夏設教的遺風,記載著千秋第一相——伊尹躬耕輔佐成湯滅夏的歷史,印記著漢淮陰侯韓信木罌渡軍襲魏的戰例,流傳著雷簡夫力薦“三蘇”的動人故事,出土了漢隸書法精品《漢合陽令.曹全碑》等等??梢哉f,全縣旅游資源種類齊全,開發利用價值高,發展旅游產業得天獨厚。



      圖說:青石殿

       

      圖說:文廟古建筑

       

      圖說:百良壽圣寺塔

         縣城東北部為徐水河國家濕地公園??h城西北部有全國唯一的“以帝王之命而名山”的武帝山(梁山),松濤陣陣,古柏參天,奇峰怪石林立,漫山花香四溢,是天然的登山健身、休閑避暑勝地。



      圖說:徐水河濕地公園

         武帝山地處合陽縣西北,距縣城20km,其東西蜿蜒約50km,北縱深約20km,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處磨鐮峰海拔1543.8米,總面積約6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因西峰山頂建有漢武帝祠而得名。武帝山乃歷史名山,屬黃龍山脈,因其東西橫亙,遠望形似屋梁,當地人也稱梁山。山體以水巖為主體,多峰、多石、多樹、多草、多文物古跡,民謠“千佛洞,萬佛塔,照影碑,睡看黃河風打碾,七十二條金水擔”說的就是山上的主要景觀。



      圖說:武帝山

         東峰林有佛教寺院遺址,是古代佛教文化勝地之一。山腰建有紅寶塔(萬佛塔),據考證為宋代所雕。位于東峰山頂的蒼崖石室。俗稱“千佛洞”,是金貞元二年(1154年)道遠和尚所鑿,1957年被列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他景點有二龍戲珠、水齋和尚睡看黃河處、風打碾、仰天池、日月崖、風神廟、猴王石等。“風打碾”在小飛峰西端,因為這里的風可以吹動碾磙,故而得名。下有一洞,名“黑風洞”,深不可測,人站在洞口,可聞風吼,即使在炎炎夏日,滿身水,站在洞口幾分鐘汗水即干。



      圖說:千佛洞

         武帝山以蒼山奇峰林為骨架,森林奇石為主體,清溪碧潭為脈絡,人文景觀作點綴,構成了一幅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靜態美相互協調的秀麗畫卷。二十四峰東佛西道,盛極一時,登小飛峰,朝千佛洞,拜萬佛塔,謁武帝詞,可以感悟“風鈴飄飄風落天際”、“叩天闕兮識龍顏,醉天酒兮羽仕仙”的天機,領略“睡看黃河”“風打碾”“羊群山頂舔藍天”的神韻。


      圖說:福山寺

         西峰為道教勝地。武帝祠現存獻殿系民國初年重建,明萬歷四年所建獻殿、正殿毀于火災。1998年春,群眾自發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門和獻殿、重塑了武帝像,并對上山道路進行了全面整修。武帝山翠柏蒼蒼,古柏極多。武帝祠東側一株古柏,粗可幾摟,遠望如同蹲獅,故名“獅子柏”。
         西峰山頂建有玉皇廟、娘娘廟、三圣母廟等。東端有僻靜臺、升仙臺,相傳是武帝習道升仙之處,奇石凌空,飄飄欲仙。由升仙臺南側下行往東北前進,踏上石鋪的“神道”,又有一奇石,狀如巨龍欲飛,名“神龍探海”;另一奇石,若青蛙蹲伏,積聚力量,伺機躍起,據說可以預報天陰下雨,名“金蟾鳴雨”。由神道繼續前進,可見“馬踏淚石崖”,是當年武帝策馬奔馳之處。山后有放馬溝,有泉,是武帝放馬之處,也是金水的源頭。
         山下西牛村西原有武帝廟,大道穿廟而過。廟院占地一畝八分多。每年六月十五廟會,由八社輪流主持。八社范圍涉及合陽、澄城方圓數十里三十余村莊,可見規模之大。西牛莊武帝廟創建年代不詳,根據現存碑文記載,明弘治三年,明萬歷三十九年和清嘉慶二十三年曾進行過三次大的修茸。1965年拆除,磚木用來修蓋學校。近年來,傳統廟會恢復,且規模逐年增大。1999重陽節,在山腰樹起由著名作家賈平凹題寫的“武帝仙山”和《武帝山記》兩通石碑。



      圖說:生態園

       

      圖說:休閑別墅

         下榻風格各異的休閑別墅、生態農莊、農家樂,是休閑、度假、住宿、餐飲、商務、舉辦各類會議的理想場所。
        近年來,合陽全縣上下對發展旅游業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旅游資源開發與利用管理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旅游產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從重視旅游業發展,形成良好氛圍;凸顯旅游精品景區,縣城發展亮點紛呈;開展旅游節慶活動,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完善旅游服務功能,優化產業結構四個方面經過多年努力,合陽縣旅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已成為渭南市僅次于華山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2014年,合陽縣共計接待游客31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20.4億元,旅游的經濟、社會效益日益明顯,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發揮了拉動內需、吸納就業、帶動相關產業、幫助脫貧致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