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大化“三包三扶”助推脫貧攻堅

      2016-03-01 11:50:00 來源:廣西新聞網

        “十二五”期間,貧困人口從20.71萬人下降到7.81萬人

        近年來,大化瑤族自治縣通過領導包鄉、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和扶志強心、扶智拔根、扶質固本“三包三扶”措施,扎實推進“產業、智力、社會、生態、旅游、搬遷”等六大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笆濉逼陂g,全縣貧困人口從20.71萬人下降到7.81萬人。

        “三包”任務明。為確保精準扶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該縣結合實際,制定脫貧攻堅計劃,列單細化縣領導包鄉、縣直單位包村、機關干部包戶的“三包”工作任務方案。近年來,該縣先后集中開展了“蹲農家、辦農事、促發展”“進瑤寨、話發展、助搬遷”和“結對認親、精準服務、共謀脫貧”等主題實踐活動,著力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落實發展項目,培育增收產業,拓寬增收渠道,提升致富能力,形成了黨組織幫扶和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常態化的局面。2015年10月,該縣2046名精準扶貧工作隊員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的識別方法,進村入戶對16個鄉鎮158個行政村3998個村民小組101764戶農戶開展了精準識別評議工作,入戶調查評估率達100%。

        “三扶”效果顯。為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針對大部分貧困群眾生存的自然環境條件惡劣、部分農民文化技術偏低以及發展產業資金短缺等問題,該縣對癥下藥,大力開展“扶志強心、扶智拔根、扶質固本”工作。在“扶志強心”上,該縣通過貼標語、出板報、發傳單、開會議等形式,加大對全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輿論宣傳,黨員干部下鄉入村鼓勵群眾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河池精神,激發斗志、堅強信心、奮發向上。在“扶智拔根”上,該縣以貧困家庭為對象,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貧困群眾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自我發展能力,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營造農民興家業、能人辦企業、全民忙創業的良好氛圍。同時,大力培植特色優勢扶貧產業,打造一批扶貧龍頭企業、扶貧產業基地、扶貧產業園區。截至目前,該縣創建有岜歪易地扶貧搬遷農民創業園區、六也鄉野生山葡萄產業種植基地、七百弄鄉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區、大化鎮全生態沙糖桔產業園、北景鎮淡水養魚產業基地等。在“扶質固本”上,該縣把物質幫扶和思想幫扶統籌起來,既注重轉變幫扶對象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也注重物質和資金的投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切實提高幫扶工作質量。該縣大力開展“千企助百村”行動,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幫扶工作中。

        如今,該縣正全力圍繞“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的“五個一批”工程,自治區黨委、政府全面推進的“八個一批”“十大行動”和配套下發的20個實施方案,以及市委、市政府強調重點破解“三大難題”、突出“六個精準”、實施“七個一批”、強化“一個保障”的部署和要求,認真學習,準確把握,進一步結合幫扶重點、方法、合力和責任等,繼續努力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韋致富)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