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大力實施農業產業脫貧項目
今年以來,大化瑤族自治縣采取有效措施,做強做大特色產業,引導廣大群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切實推動產業脫貧項目有效實施,促進農民脫貧致富。
該縣產業發展專責小組按照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成立了辦公室、特色種植業組、特色養殖業組和綜合服務組4個工作組,定期召開產業脫貧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產業脫貧工作。同時,分7個工作小組到2016年脫貧的12個貧困村及其他貧困村開展產業發展調研活動,制定、完善產業脫貧實施方案,使貧困村產業規劃符合當地發展實際、符合脫貧時間節點、符合總體扶貧任務。3月31日,該縣在共和鄉蔬菜基地啟動產業脫貧2016春季大行動,推進產業脫貧項目落地生根。目前,全縣完成特色種植無公害玉米18.58萬畝,擴種甘蔗6230畝,建設蔬菜基地1000畝,栽培食用菌200萬棒,種植核桃4萬畝;養殖香豬200頭、肉牛100頭、山羊500只、各種家禽8500羽,網箱養魚60箱。
同時,強力推進大化縣“三特”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示范區項目規劃核心區8000畝,擴展區1萬畝,輻射區1.5萬畝。截至目前,已引進廣西大化縣九娘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和2家專業合作社進駐開發。核心區完成土地流轉3650畝,已完成汁用絲瓜種植1300畝,富硒沃柑種植1600畝,種植四季檸檬400畝。已完成示范區大門、生態停車場及100戶民居立面改造的配套建設;完成道路硬化16公里和生產道路建設23公里;建成水利設施15公里;建成高低壓輸電線路9公里;電網、通信網實現全覆蓋;精品農業示范園已建成生態停車場和3000平方米的日光溫室育苗大棚,完成地塊平整、四季檸檬育苗等工作。(林文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