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稱《楊貴妃》很正:電影宣傳被斷章取義了 紛紛射殺五單于

愛情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今日公映。最近不少人的朋友圈都在被這部電影“刷屏”,但內容卻是將其中的某場激情戲做成動態圖片進行吐槽。第一次當導演的十慶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心想要描繪的盛唐氣象被斷章取義成了這樣一段風流韻事。而深陷輿論漩渦的范冰冰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有些灰心”,“一些網絡營銷號為了吸引眼球博點擊,甚至都沒看過這部電影,只是把一些圖片做成動態模式,當病毒營銷,我其實挺看不起這幫人。”
這部電影其實特別正
“魯迅先生說過,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談起這幾日《楊貴妃》被網友吐槽的境遇,導演十慶感覺有點暈。“網上流傳的東西跟這部片子本身的格調,其實有挺大的差距,其實這是一部正劇,特別正,當然也會有趣味,但著眼點一定不在激情戲上。我在拍的時候是點到為止,電影本身的宣傳也不是這樣一個方向,但偏偏被一些人斷章取義了。”
“電影還沒上映,就憑這樣幾個動態畫面去評定一部電影,完全是把大家所有的努力都扭曲了,對于電影是一種傷害。”范冰冰說,自己不是傷心,是灰心,甚至一直以來都有些灰心,“我曾接受一家媒體的專訪,結果我說了六句話,被截成兩句。作為專訪,應該互相尊重,表達我真實的意思,而不是斷章取義。”她覺得,如果真的從藝術的角度看,“這場戲真的拍得挺漂亮,其實挺克制。”電影講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那么“兩個人情感發展到了,必定有風花雪月、七情六欲,很正常。如果整個電影看完,看到情節發展到這兒的時候,我覺得大家可能會對情感遞進更有感受,它并不是所謂的吸引眼球的東西。況且中國電影里如此表達情感的鏡頭并不新鮮,如果把這些東西全部單拿出來的話,是不是都會引發爭議?”在她看來,這場戲拍出了歐洲片的美感,“我們是在壩上草原拍的,但拍出來像歐洲花園、山谷,顏色層層疊疊,真的挺美。”
藝謀壯壯戲外有義
導演十慶說,他最擔心的是這樣的網絡炒作會對觀眾造成誤導,其實他之所以對《楊貴妃》這個題材感興趣,并不完全是因為這段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更讓他向往的,是這曲愛情挽歌的大背景――盛唐氣象。“那個時候中國人的自信和包容是空前的。當時的長安城,差不多兩百萬人,是世界上的巨無霸城市,外國人占的比例也很高,各個民族都在一起共融。中國人自稱唐人,國外也叫唐人街,這其中肯定有理由。那個時代的人,提筆能文,上馬能武,而到了宋,武上就要弱一點,到今天,中國人性格都變了,就是兩種人。所以那個朝代挺讓人向往。”
正是這種向往,讓十慶接下了重啟《楊貴妃》的重擔。眾所周知,《楊貴妃》早在六年前就已啟動,但因為對劇本的爭議,韓國導演郭在容在開機不久后便宣布退出,隨之投資方和部分演員也有變動。當時的總制片人劉巖找到了十慶,希望歷史積淀深厚的他能夠為《楊貴妃》重新寫一個劇本。“劇本寫完以后,誰來導,我跟姜文、張藝謀等導演朋友都商量過,他們說你應該對這個劇本最熟悉,最知道你想要表達什么,你來最合適。”就這樣,十慶被推上了導演椅,而張藝謀和田壯壯則組成了史上最強大的導演組為他護航。
談到老朋友們的鼎力相助,十慶也頗為感慨:“我們這部電影,戲里有情,戲外有義。壯壯和藝謀都是很愛惜羽毛的人,他們肯定知道這個片子拍出來不是他們原來的風格,但是還是這樣來幫我,就是一個義字。這是我們這一輩人做人的方式。”當然,拍攝過程中,幾位導演也會有不同意見甚至吵架的時候。比如張藝謀最初在看完劇本后,就憑借多年的經驗告訴十慶,這樣的體量起碼要三個小時才能裝進去,并建議他把枝枝蔓蔓的內容全部砍掉。“我當時比較固執,全拍了。結果素材出來六個小時,最后剪到兩個小時,其實本來可以不用浪費那么多時間的,但我當時不懂。”
范冰冰的服裝耗費重金
為了體現出盛唐之“盛”,十慶全盤推翻了之前郭在容導演的設計方案,對美術、道具、場景都重新提出要求,他還請到了日本電影服裝設計大師和田惠美擔任服裝設計,“光是冰冰那套結婚的大紅云錦,就價值60萬,絕對不是粗制濫造。”這套衣服也讓冰冰印象深刻,“足足有40多斤,得好幾個人提著裙擺,那天的戲拍下來特別累,相當于上了一節健身課。”曾拍過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的她,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電影和電視在制作上的差異,“電視劇為了吸引觀眾,服裝上會做得花哨一些,但電影更注重質感,畢竟是大銀幕。”
“我希望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素養、不同興趣點的觀眾,在電影當中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十慶說,楊貴妃的故事雖然已經被中國觀眾所熟知,但這部電影的講述角度和方式都不同于以往,語言也不是以往古裝片文縐縐的臺詞,而是很現代的,就是希望讓年輕觀眾接受起來更加容易理解。“假如兩個男女主人公,不叫楊貴妃,不叫唐明皇,而是兩個普通人的故事,差不多也可以成立。所以這部戲也可以理解為一段普通人的愛情,只不過年代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