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多公司爭國產片翻拍權?中國電影離走出去還遠
《火鍋英雄》憑借口碑和成績,成功吸引國際目光。
此前不久,青年報曾以《韓國電影類型豐富成翻拍富礦?》為題,報道過中國電影市場對韓國類型片的追捧。而現在,優秀國產片類型,也得到了韓國影視公司的追捧,近日還在熱映的《火鍋英雄》就很可能打造出韓國版――中國電影被翻拍也不再是癡人說夢。不過,一位資深制作人昨天也告訴青年報記者:證明中國電影市場真正成熟發達的標準,不只是“被翻拍”這一項,商業大片能在國外主流院線搶票房、優秀電影人能參與國外電影各環節,做到這些,才能算中國電影真正走了出去。
青年報記者 陳宏
多家公司爭奪翻拍權
雖然三四月份的檔期相對冷清,但楊慶執導,陳坤、白百何、秦昊、喻恩泰聯合主演的電影《火鍋英雄》走勢平穩,在和《我的特工爺爺》等幾部清明檔影片的較量中勝出,率先突破三億。
昨天,記者也獲悉,該片憑借口碑和成績,成功吸引國際目光,近日多家韓國影視公司頻繁接洽該片制作方工夫影業和熱血電影,搶購翻拍版權計劃打造韓國版本。此消息得到了《火鍋英雄》執行制片人,本片承制方熱血電影合伙人胡璇的確認。
胡璇表示,“《火鍋英雄》中有很多從韓國電影中獲得的靈感,如果能被翻拍成韓國版,無論是誰執導我們都很開心。”導演楊慶也興奮地表示:“能讓其他國家的人看到中國人寫的故事,把我的家鄉重慶介紹給全世界,真的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兩位主創還希望,能有更多優秀國產電影走出去。
好內容是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令世界矚目。但議論最多的,主要還是它的市場體量以及增長速度,而不是中國國產影片本身。
不過,由于市場大,各種類型的影片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機會,所以,除了特效大片之外,注重故事情節本身的國產電影,質量高的片子數量也越來越多。每年年底盤點時,都會有不少高質量的國產片進入公眾視野,當然也讓和中國電影有密切聯系的周邊國家注意到了這個現象。
作為近鄰,中韓電影交流日益頻繁,各項合作如火如荼,其中合拍片、翻拍片不乏成功案例,但多以韓國電影翻拍成中國版本的情況居多。確實,韓國電影市場向來以編劇功力見長,編劇的地位高,生產出很多的好故事;同時,隨著大量在好萊塢學習先進工業技術的韓國電影從業者回到韓國,讓韓國電影產業高度繁榮,競爭充分。
但是,在韓國電影向中國輸出的同時,中國也開始了“反饋”。長期以來,中國文化輸出經歷無數探索與嘗試,都證明了優秀內容本身才是核心競爭力。隨著中國電影制作水平越來越高,中國電影向國際反向輸出的步伐正在加速前進。
這次版權受到爭搶的《火鍋英雄》,扎實精巧的劇情設置、考究有質感的攝影畫面、重慶風味的美術特色、蘊含意味的歌曲配樂、精彩出色的演員表演等各方面都顯示出一流的制作水準,其中的經典港片風格和韓國元素質感更是讓不少影迷感到驚喜。
韓國影視制作公司正是看中了《火鍋英雄》的這些優勢,因此對翻拍韓國版意向積極。而優秀國產電影成功“走出去”意義重大,無疑將為推動文化反向輸出這一歷史舉措貢獻重要力量。
增強議價能力很關鍵
當然,國產電影外國翻拍,對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還不能算普遍現象。一位資深電影制片人昨天也告訴青年報記者:“當案例太少時,影片的議價能力還談不上有行業標準,加上國產片現在強烈需要被認同感,所以,版權能賣出什么價格,還不能太樂觀。”
此外,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翻拍還面臨著諸多的考驗;加上韓國市場的體量較小,所以翻拍的題材都必須是中小成本、故事性強的作品,對于中國電影來說,大投資、大制作的電影走出去,才更有說服力。“《美人魚》、《尋龍訣》這類特效商業大片,直接以進口大片的身份,進入主流院線,搶到高票房,或者中國的電影人積極參與到其他市場的各個環節,這才是中國電影工業長遠的目標。”這位制作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