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眾籌電影遭單方解約 中影股份被索賠兩千萬
中國網訊(范英建)4月10日,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片方北京實傳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實傳創文化)在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已經針對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公司(以下簡稱中影股份)單方面要求解除雙方發行協議的行為,正式委托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向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起了仲裁申請,要求中影股份對單方面解除合同事件賠償2000萬元。
北京實傳創文化的法定代表人畢志飛介紹,2016年2月23日,北京實傳創文化與中影股份簽訂了《影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聯合發行協議》,約定:中影股份發行由北京實傳創文化攝制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該協議確認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雙方收入分成計算方法等內容,也確認了電影首映日為2016年5月13日。
2016年3月7日,中影股份代表王佳經理電話通知北京實傳創文化的法定代表人畢志飛,提出因為中影股份計劃今年上市,電影《純潔心靈》涉及揭露演藝圈一些黑幕,按照領導指示,解除《影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聯合發行協議》。
據畢志飛介紹,2016年3月9日和3月10日,他與中影股份發行公司部門經理王佳和發行公司總經理許兵協商繼續履行協議。許兵和王佳表示電影《純潔心靈》涉及揭露演藝圈一些黑幕和潛規則,公司決定解除協議,但沒有出示任何文字函件。
2016年3月16日,中影股份工作人員王雅瓊將《關于解除影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聯合發行協議書》(以下簡稱《解除發行協議書》)發到了北京實傳創文化的法定代表人畢志飛的郵箱。
該協議書表示:“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就解除……達成一致”,“解除原合同不侵害甲方或乙方任何利益,也不侵害原合同相關方利益”,以及“本解除協議的效力追溯至原合同簽署生效日,本解除函生效之日起,原合同至始無效”等內容。
畢志飛并不接受《解除發行協議書》,他認為,電影已經通過廣電局內容審查,中影股份突然提出解約是單方面行為,事前并沒有經過友好協商,要求中影股份出具正式的公函說明解約原因,但截至4月10日,中影股份并未出具任何正式書面函件。
畢志飛表示,在協議簽訂并生效后,自己認真履行了協議約定的義務內容,為影片的發行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為避免更大的損失,多次向中影股份請求協商繼續履行發行協議,但被對方均置之不理,仍單方堅持解除協議。中影股份單方解除協議的行為,已經構成嚴重違約,給北京實傳創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眾多電影投資人的經濟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公司面臨破產,而法定代表人畢志飛的電影生涯恐將結束并將背負巨額債務,故申請人申請仲裁,請求依法裁決。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劉仁堂律師表示,京師律師事務所已經正式接受北京實傳創文化的委托,向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材料。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作為本案的委托代理人,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團隊將根據委托方提交的證據材料,以事實為依據,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據了解,電影《純潔心靈》是青年導演畢志飛歷時十年打造的處女作,全片沒有啟用任何一個明星,選用了全國的18名表演系學生擔綱主演,是一部以揭露演藝圈潛規則、表現堅持追求演藝夢想為主要內容的青春勵志題材電影。
該電影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眾籌電影,片方借鑒《大圣歸來》的眾籌模式發起宣發經費眾籌,已經獲得社會各界90多名人士的眾籌資金1023萬,超越《大圣歸來》的眾籌規模達200多萬。
中影股份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廣傳媒發展總公司、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設立的,是國內電影行業的龍頭老大,正在進行A股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其下屬的發行公司包含北京發行分公司與上海發行分公司。
2015年7月,中影股份上市申請獲得監管部門的放行。根據招股書,公司計劃發行4.67億股,募集資金46.18億元,其中12.39億元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11.76億元投資數字影院項目、14.33億元用于數字放映推廣應用項目、購買影院片前廣告運營權項目投入2.4億元,剩余5.31億元用于償還2007年中國電影集團企業債券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