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綜藝節目要具備哪些要素才能成功?

      2017-06-15 16:56: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 祖薇)來自正在進行的上海電影電視節的數據顯示,2016年觀眾人均每天看電視155分鐘,下降到歷史最低值。另一方面,電視廣告投放已經連續3年下滑,去年總體投放額下降了3.7%,廣告時長減少4.4%。

        行業下行同時,電視綜藝卻走出了一輪逆市上揚的行情。根據CSM的數據,2016年省級上星頻道季播類真人秀的數量是237檔,比較2015年略微上漲。

        為什么綜藝走勢強勁?樂正傳媒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彭侃認為,電視業整體下行反而讓各電視臺對綜藝節目更加倚重,因為相對別的內容形態來說,綜藝節目有更強的廣告吸附的能力。“在《中國好聲音》之后,它所開創的收視對賭、廣告分成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制播分離收益的天花板,涌入這個行業的社會資本在不斷地增多。”

        綜藝節目要具備哪些要素才能成功?彭侃梳理了2015年、2016年收視率排名前50位的省級衛視綜藝節目,得出結論:

        第一,一線衛視平臺(排名前五位的平臺)占的數量是96%,也就是說非一線衛視要推出一檔成功的新節目會越來越困難,為節目選擇平臺變得越來越重要。

        第二,(收視率前50位的節目中)全明星陣容為主的綜藝節目占到37檔,也就是74%,星素結合的節目13檔。“這說明全明星陣容仍是成功節目的主流選擇,但也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二的預算落入明星的囊中,這對于整個行業是不可承受之重。”

        第三,引進的海外節目模式數量,2014年63檔,2015年52檔,2016年在(收視率)前50位當中,公開引進模式的應該是在15檔左右??傮w來看,有58%的節目背后是有成熟的節目模式作為支撐的。

        對此,世熙傳媒總裁劉熙晨認為,模式是研發能力的表現。“全世界范圍都缺少好模式,中國更缺少,因為我們的研發能力更弱。”在他看來,中國綜藝節目的模式,“第一類基本上就是模仿國外節目;第二類雖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但因為不具備復制的價值,包括我們現在看到一些清流的節目,內容很好,但是無法輸出、無法銷售;第三類是和模式方合作的創新節目,但這種創新離真正的模式創新還非常遠。”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