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5》口碑爛票房高 是因觀眾不行嗎?
一邊是票房高入云端,另一邊是口碑跌落泥沼――這就是邁克爾?貝執導的《變形金剛5:最后的騎士》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的表現。該片上周末在內地公映,上映三天票房達到8.56億元人民幣,而在北美該片的前三天票房為3700萬美元(約2.5億元人民幣),還不到內地票房的三分之一,中國市場又一次拯救了一部原本注定要撲街的好萊塢電影。但在口碑方面,中國觀眾和海外觀眾對《變形金剛5》的評價出奇地一致:這是該系列最糟糕的一部,糟糕到可以參選年度爛片。不管在海外的爛番茄、imdb,還是中國的豆瓣網、貓眼電影上,《變形金剛5》的口碑都全線潰敗,唯一亮點就是看觀眾如何花式吐槽。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變形金剛5》在中國的口碑這么差,票房卻那么好?中國觀眾為什么一面狠狠罵,一面又忍不住要花錢去電影院看呢?難道真的像馮小剛在剛剛閉幕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說的那樣,“垃圾電影”橫行是因為“垃圾觀眾”太多――“你不去捧場,就沒(垃圾電影)這東西,往往垃圾票房還很好。”筆者以為不然。我們分析一下院線的排片表就不難發現,如果要在上周末去看一場電影,從娛樂休閑的角度,《變形金剛5》幾乎是觀眾最保險的選擇:《異形:契約》、《神奇女俠》、《摔跤吧!爸爸》都已經看過了;國產新片《原諒他77次》、《緝槍》這些都不熟悉。根據這么多年對國產片水平的總結,雖然不看會有錯過好片的可能性,但不看更多的可能性是躲過了爛片。于是,選項里只剩下《變形金剛5》了。起碼擎天柱、大黃蜂是熟悉的,特效一定是有保障的,至于劇情好不好,買張票去碰碰運氣唄。
觀眾愿意給爛口碑的《變形金剛5》捧場,并不是因為他們是垃圾觀眾,很多時候是他們沒得選。被群嘲到體無完膚的《變形金剛5》,反而成了觀眾最不壞的選擇,這足以說明:第一,電影市場趨冷只是表象,觀眾的觀影需求依然火熱。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市場上沒有觀眾想看的電影,導致需求被暫時壓抑了;第二,國產優質電影是多么急缺。整個檔期沒有一部可以與《變形金剛5》爭奪票房的國產片,哪怕它的口碑已經差到如此地步;第三,視聽享受依然是觀眾觀影的一大動力,而國產電影這些年忙著以小博大賺大錢,在電影工業發展方面進步遲緩,只能眼睜睜看著一部又一部口碑明明不怎樣的好萊塢特效大片卷走票房。
如果《變形金剛5》是一部《阿凡達》那樣口碑與票房都好的好萊塢大片,大家會覺得國產電影輸了是理所當然。偏偏它是一部口碑如此差的電影,票房卻如此的好,對照之下顯得國產電影越發的不堪――連這樣一部爛片都可以輕易地稱霸影市,說明平時上映的國產電影的平均水平是有多差,中國電影工業還有多少課要補?中國的電影人,與其埋怨觀眾太垃圾,還不如埋頭多做事少說話,擼起袖子創作出好的作品,觀眾自然不會埋沒了你。楊蓮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