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35項創新成果全國首創或領先

中新網深圳8月4日電(鄭小紅 郭恩宜)前海蛇口自貿片區2017年上半年取得76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法治建設和體制機制六大板塊,其中全國首創或領先達35項。
在4日舉行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2017年上半年制度創新成果暨重大項目落戶簽約發布會上,自貿片區管委會、前海管理局還與中國貿促會投資促進中心、上海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運行中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等機構簽約,攜手為自貿區創新發展探索新路徑。
據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介紹,該片區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冊企業21342家,新增注冊資本17240億元。片區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931億元,同比增長55.4%;固定資產投資稅收收入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同比增長30.6%、20.1%和29.9%。每平方公里開業企業2103家、注冊企業實現增加值33億元、經濟密度居全國自貿區首位。
他說,今年推出76項創新成果,突出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兩個重點,如發布2016年前海金融跨境指數、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試點、銀行不良資產跨境轉讓試點、推動國內首段區塊鏈跨境支付業務落戶前海、啟動了“一帶一路”的法制地圖建設等,截至到今年6月底,片區累計推出284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和領先的110項。
由前海香港商會創設的內港通也是一大創新亮點,商會秘書長王壽群告訴記者,內港通的目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為港企搭建一個與內地互聯互通平臺,一方面幫助港企到內地投資,同時幫助內地企業在走向海外“一帶一路”投資時能發揮香港超級聯絡員作用和香港在國際資本國際人才國際資源方面優勢,內港通有四方面功能:政務一站通、內地和香港商務政務信息發布、項目對接、國際培訓。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表示,自貿片區今年經濟總量有望接近2000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