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房評:河北省應就三河燕郊土地亂像展開追責
這個丁酉年的春節,河北三河市燕郊的成千上萬戶家庭過得可真是鬧心。
據媒體報道,購房者10年前在燕郊某開發商手里花真金白銀購買的住房,一夜之間竟然成了工業用地、綠化用地、違章用地上所蓋的非住宅類建筑甚至非法建筑。拿著蓋著紅彤彤的國家相關行政機關印章的“合法”房產證,卻有可能成為一張廢紙!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最先涉事的燕郊福城五期數千戶家庭茫然失措了,當年明明購買的是“正規、合法”的住宅房屋,為何卻因為一場不動產登記房屋就變了樣,現了形?
燕郊毗鄰北京通州,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古來素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之美譽。近年來,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京津冀一體化的東風,燕郊迎來了發展的快車道。
但是,在燕郊這幾年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因其土地濫用、房地產違規開發所導致的負面新聞也屢屢見諸媒體。居住在此的“跨省”族,也因為自身利益受到不合法的侵害而多次維權。甚至,在部分訴求得不到重視后,業主曾以“堵路”等極端形式表達訴求。
燕郊的房地產開發亂像讓人深思,政府未盡行政職能合理引導、市場監管缺位應是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規范的土地整理、出讓、開發過程中,所涉及的行政管理職能分別由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運營,涉及到利益者眾多。政府主管單位、開發商、購房人等都參與在這條開發鏈條上的各個環節。若沒有權力人士違規開綠燈、默認不作為,有著嚴格開發流程規定的房地產土地開發會怎走樣至此呢。
另據媒體報道,此現象在燕郊可能屬于普遍現象,燕郊轄區內多個樓盤都存在類似問題。這說明在燕郊,政府的監管失職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
若不是三河市自去年12月1日起開始執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這些成千上萬購房家庭賴以生存的家――當初正當購買實質卻是因違規、違法建設的樓盤,至今還不能暴露在公眾面前。
問題既然已經暴露,河北省應當從上而下,責令相關部門嚴肅查處,認真對待,徹底查清楚到底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誰為開發商的不法行為開綠燈設后門,在整個過程中有無非法利益輸送,有無無法亂紀行為的存在?
這些疑問,都亟需相關部門給予公眾信服的答案。
與此同時,因為亂像造成對業主所造成的權益損害,也應盡快研討合理合規的解決方案,將問題給予解決。且在處理過程當中,應當秉承民眾利益優先的原則,施行信息公開,讓這些家庭心里有底,人心不慌。
當下,我國不動產登記已經全面展開,河北三河燕郊的案例也給公眾提了個醒,不動產登記制度施行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動產登記施行的過程當中,更要求我們的行政機關依法依規進行,不存留制度的死角。伍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