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施松濤:國內口腔干細胞研究應用將發生指數級變化 惠子正焚書

      2015-07-31 19:13: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施松濤:國內口腔干細胞研究應用將發生指數級變化
      施松濤教授

        中新網7月31日電 “現在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國際上對中國越來越尊重。未來的幾年,中國在口腔干細胞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將發生指數級的變化。”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口腔醫學院解剖和細胞生物學系主任施松濤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悉,施松濤在干細胞再生研究方面獲得了不少重要成果,曾首次分離和培養了牙髓干細胞,嬰兒牙齒干細胞,牙周膜干細胞,根尖乳頭干細胞等。因在牙髓干細胞研究領域成績卓越,被稱為“牙髓干細胞之父”。2013年獲得國際牙醫學研究學會(IADR)牙髓生物學與牙髓再生杰出科學家獎。

        談及從女兒乳牙中率先發現干細胞,施松濤稱,1983年其畢業于北大兒童口腔科,赴美學習后取得了牙醫執照,當女兒第一顆乳牙掉了的時候端詳了一下,當時就覺得很有意思也很奇妙。當女兒第二顆乳牙要掉的時候,施松濤做好準備。牙齒一脫落,他就把它裝進有培養液的試管,并連夜趕到實驗室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了乳牙里面確實含有干細胞。

        施松濤稱:“牙齒也好,口腔也罷,其他細胞也好,都是相通的,只是擁有自己的特性。人類只有牙齒擁有兩套系統,掉了乳牙才替換為恒牙,人體別的器官都從一而終。乳牙里面為什么有干細胞,直到現在我們仍所知甚少。很多干細胞都能治病,關鍵問題是哪些更適合臨床應用,現在業內都在爭論,都在鉆研各自的領域。”

        提及目前干細胞領域的世界格局時,施松濤說:“簡而言之,美、中、日的相關研究和臨床應用居國際領先地位,歐洲稍次之。這幾年中國尤其是在臨床轉換方面,首都醫科大學的王松靈教授、第四軍醫大學的金巖教授、南京大學的孫凌云教授以及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的周彥恒教授等專家都做得相當不錯。中國在大動物的實驗科研方面,已經遠遠超越國際同儕。”

        施松濤稱:“現在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國際上對中國越來越尊重。未來的幾年,中國在口腔干細胞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將發生指數級的變化。”

        7月25日,國內首家GMP級口腔干細胞庫落戶北大醫療產業園
                        7月25日,國內首家GMP級口腔干細胞庫落戶北大醫療產業園

        對于科研和臨床之間的跨越,施松濤表示,“經過科研攻關和國際合作,目前牙髓和牙周干細胞再生應用于臨床已經快兩年了,雖然牙齒再生、全牙再生 及心臟等人體器官再生應用尚需時日,但組織再生已經在造福人類。牙髓、牙神經等組織再生,目前我們是國內第一個做的。目前一年期的病人回訪已經結束,一年我們做了30多例,效果超越我們的想象,雖然仍需長期的觀察和回訪。小孩恒牙摔斷了,利用乳牙做到自體的再生修復,這個是我們目前可以做到的。牙齒經受外傷后利用干細胞技術修復,再生效果非常好。”

        施松濤表示,相對于具有先發優勢的臍帶血干細胞,口腔干細胞的醫用價值針對性有所不同。臍帶血的特殊價值,在于它含有造血干細胞,能夠用于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這對治療白血病和其他與血液和免疫系統有關的遺傳疾病有重要意義。而間充質干細胞目前更多的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口腔干細胞醫用價值
                                                              口腔干細胞醫用價值

        施松濤稱:“口腔干細胞活性比自體骨髓干細胞強三倍,取材方便安全、免疫排斥和交叉感染風險小、功用別于臍帶血干細胞,所以醫用價值極大??捎糜谛迯腿睋p牙齒及牙齒再生;可治療免疫系統疾病,如足癬、白癜風、濕疹、多發性硬化癥、二型糖尿病、脂肪肝、老年癡呆癥等;可促進皮膚 傷口愈合及再生,延緩衰老;或可治愈失明。此外,牙齒干細胞還可治療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燒傷、中風或軟骨受損等。 (中新網健康頻道)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