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東醫西調” 互聯網醫院緩解“看病難”

      2017-03-25 19:49: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9月3日,浙江桐鄉烏鎮一位市民在烏鎮互聯網醫院進行遠程診斷。近幾年,烏鎮“互聯網+”產業迅猛發展,當地互聯網醫院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連接起全國的醫院和醫生,為患者提供遠程會診、在線復診等服務。截至目前,該院累計服務人次達5億人之多。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資料圖:浙江桐鄉烏鎮一位市民在烏鎮互聯網醫院進行遠程診斷。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中新社廣州3月25日電 (蔡敏婕)來自中國西北地區的梁澍近日通過互聯網醫院手機客戶端,聯系到廣州大型醫院專治糖尿病的醫生,“醫生及時回復我的檢查單和藥量使用效果,我只需在家等候藥品配送上門即可,只花費350元(人民幣,下同)。”

        梁澍稱,過去需要乘坐5個小時飛機或者40個小時火車到廣州看病,吃住行等非醫療費用占整體費用近五成。

        互聯網“線上”進行電子處方、視頻問診、遠程醫療;“線下”進行疾病診療、患者教育、藥品配送等環節……互聯網醫院在中國內地逐漸興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醫生利用自身的空余時間,通過互聯網面向全國患者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為醫療資源比較匱乏的中西部地區居民省去鞍馬勞頓的時間和費用。“東醫互聯網西調”正試圖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痼疾。

        以位于中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為例,當地官方提供數據顯示,該市目前只有三家大型綜合醫院,而整個寧夏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近九成,相對匱乏的醫療專家資源難以滿足龐大的慢病患者群體需求。

        銀川市日前建立內地首個互聯網醫院基地,率先發布《互聯網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制度》等政策,填補內地互聯網醫院監管空白。“廣州景聯科技”、“廣州七樂康”、“杭州丁香園”等17家內地互聯網醫療企業“抱團”進駐。

        入駐互聯網醫院基地之一的廣州景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上官建強稱,互聯網醫院在海外發達國家已發展多年,在分級診療等方面發展成熟,但在內地尚屬起步階段,“目前內地醫院基本是‘坐診診療’,術后、慢性病等需要觀察的患者離開醫院后缺乏診后專業服務。廣州等地的互聯網醫院發展相對發達,該醫院將輻射中西部地區,緩解因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而增加的非醫療費用的問題。”

        “我看好互聯網醫院發展前景,尤其在慢病、老年病、疾病預防、術后康復治療等有發展空間。”上官建強稱,在落實醫生多點執業政策后,互聯網醫院把現有醫院的效率提高,而且提高醫生收入,此舉是社會未來發展趨勢。“海外也在探索互聯網醫院遠程手術的發展。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可以利用現有的手術機器人通過互聯網對患者進行手術。”

        “讓醫療人才隨著市場的需求自由流動,能更大程度上降低醫療成本。”廣州七樂康藥業連鎖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姜海東稱,從2015年8月上線至今,七樂康醫生手機軟件客戶端APP目前已經擁有覆蓋逾300個城市近40萬認證醫生。未來其還將建設現代化物流基地,降低民眾用藥成本。

        有專家稱,互聯網醫院未來可以依托互聯網的便捷性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家庭病床、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務。對于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慢病管理方面,互聯網醫院可通過關鍵指標的實時監測,提升整個慢性病的管理水平。(完)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