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學者昆明對談 圍繞“醫學與人”思維碰撞

中新網昆明5月19日電 (陳靜)19日,由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中法文化之春”框架下主辦的“醫學與人”主題對談活動昆明站圓滿落下帷幕,14名中法專家、學者完成了一次跨學科對話,進行思維的碰撞、文化的交流。
此次“醫學與人”昆明主題對談為期2天,圍繞“醫院之外的病患”、“公共健康與邊境管控”、“DNA的司法地位”、“預防與傳統”四個話題展開,來自中法兩國的作家、醫學家、音樂家等不同領域專家圍坐一桌,暢所欲言。

法國作家、搖滾樂團“狄奧尼索斯”主唱馬蒂亞斯?馬吉爾作為第一位分享者,拉開了“醫學與人”主題對談的序幕。馬蒂亞斯?馬吉爾曾患罕見的血液疾病,需定期輸血,2014年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后痊愈,他將這段經歷寫成新書《穿睡衣的吸血鬼日記》,受到讀者的喜愛。馬蒂亞斯?馬吉爾稱,疾病的突然降臨,讓他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說著說著,他拿起口風琴開始為觀眾演奏法國歌謠,身體也隨著旋律舞動起來,贏得掌聲不斷。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朵林分享了自身的經歷,他曾負責艾滋病亞洲區域云南項目等多個邊境及跨境項目,身為中國國家救災隊成員,他曾在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之后前往當地進行以婦女、兒童為主的救助工作。朵林認為,云南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無論從公共健康還是治安角度考慮,加強云南邊境地區的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
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講師讓?皮埃爾?舒哈基博士表示,“醫生也是人,會有自己的痛苦,但醫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痛苦理解他人的痛苦。”作為一名兒科醫生,他在教育中強調與家長建立信任關系,只有家長接受醫生的治療方案,孩子才能接受,從而更好地進行治療。

在此次主題對談活動中,還有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王思萌、法國精神病學家莫蘭、昆明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法學系主任副教授鄧虹等專家進行了分享,內容豐富精彩。
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宣傳官員蘇萌萌介紹,此前“醫學與人”主題對談活動已在北京、上海等地成功舉辦,昆明是此次活動的最后一站,“醫學與人”項目為兩國學者提供了一個跨學科討論醫患話題的平臺,通過充分地分享和碰撞,促進中法兩國對彼此的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