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學專家率先創新將成人手術改良用于兒童
中新網上海6月8日電 (陳靜 夏琳) 先天性心臟病讓小宏(化名)嚴重心功能不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8日披露,該院心臟中心醫師團隊大膽創新,把原用于成人的手術改良引入兒科領域。他們用自體心包補片完美修補,讓小宏擺脫終身服藥窘境重獲健康。
據查,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專家為患兒實施的ozaki(尾崎)主動脈瓣葉置換術在全國成人領域不超過20-30例,但在兒科領域尚為首次。
14歲的小宏突然出現夜間睡眠時的胸悶心悸,在當地醫院就診后,檢查結果發現,小宏的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伴有二尖瓣輕-中度反流。醫生表示,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導致心室負荷加重,進而會出現心肌肥厚,導致心功能受損。據悉,小宏夜間出現胸悶癥狀說明心功能已經進入失代償期,病情危重,需盡快手術治療。隨即,小宏轉診來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海波介紹,小宏患有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伴心功能不全,體力活動明顯受限。雖然休息時無癥狀,但稍稍活動和夜間平臥即有明顯的胸悶心悸的癥狀。心臟超聲檢查提示其主動脈瓣反流伴有贅生物形成,并可能隨時脫落,形成體循環血管栓塞,手術治療迫在眉睫。
心臟中心內外科專家會診后發現,小宏的瓣膜條件不理想,不能做常規的主動脈瓣葉整形術,而傳統手術用機械瓣置換后則需要終身口服抗凝藥,以防止血栓形成或者其它的全身并發癥。這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反復討論后,醫療團隊決定進行一次大膽的嘗試,用小宏的自體組織實施主動脈瓣瓣葉置換手術。
手術中,醫生通過Ozaki測瓣器分別測量瓣葉大小后,用小宏自體心包補片制取新的主動脈瓣葉,分別縫合于原主動脈瓣環處。手術歷時5個多小時,最終順利完成!術后超聲見主動脈瓣反流陰性,沒有主動脈瓣狹窄。
4天后,患兒順利脫離呼吸機。循環平穩后再經心內科一個多月的正規抗感染治療及調整心功能的治療。如今,小宏恢復良好,胸悶心悸的癥狀已經完全消失,心臟超聲檢查顯示新主動脈瓣膜功能良好。
據介紹,小兒主動脈關閉不全并不多見,先天性的多伴有主動脈瓣狹窄,后天性的主要由感染性心內膜炎造成,常用的手術方法是主動脈瓣葉成形術。以往,當瓣膜條件不理想時,主動脈瓣置換術就是唯一地選擇了。主動脈瓣置換術術后患兒需要終身服用抗凝藥,且隨著年齡地增長,其可能需要多次換瓣。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臟中心緊跟國際前沿技術,推行個體化治療,大膽創新,根據每個病例的實際解剖條件,此番,把原用于成人手術改良引入兒科領域。據悉,該ozaki主動脈瓣葉置換術后,患兒不需要長期口服抗凝藥,可顯著提高術后生活質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