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將部署社區減負:告別“萬能居委會” 河岸微退落
針對社區負擔過重及屢被詬病的“萬能社區”問題,記者從28日在廈門召開的全國社區治理創新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民政部將對社區減負作出進一步專門部署。
在當天的會議上,來自全國十幾個城市的民政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就社區治理創新問題進行經驗交流。
“社區負擔過重是目前基層工作尤其是社區工作中的一個老問題、大問題。”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司長蔣昆生說,“長期以來我們把社區當做政府的一條腿,社區行政事務多、檢查評比多、會議臺賬多、不合理證明多等問題非常突出,以至于有了‘萬能居委會’,什么都做,什么都干,什么都包了,社區工作人員疲于應付。”
“主要干不該干的事情,該干的事反而沒有干好,”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區委書記邱繼興認為,長期以來,社區工作任務指標、考核創建評比、掛牌蓋章和工作臺賬等工作過繁過雜,嚴重影響了社區服務功能的正常發揮,成為基層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福州市鼓樓區某社區工作站工作人員小張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任務可分為人口計生工作、安全生產、維穩綜治、民政事務、社區武裝、黨群工作、勞動保障、社區物業管理協調、社區綜合事務、社區統計、社區查違和其他臨時性工作等十幾大項,而在這些大項中,包括上百項大大小小的工作。毫無例外,幾乎每一項工作,都能找到相對應的上級職能部門。
“社區工作站超過一半的精力都用到了各類行政事務上,服務社區居民的時間被大大壓縮。”小張說。
目前中國正加大力度、多舉措為社區減負。民政部、中央組織部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通知》,從依法確定社區工作事項、規范社區考核評比活動、清理社區工作機構和牌子等方面,對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力圖讓社區真正回歸本位。這是中央層面第一個就社區減負工作做出系統部署的專門政策文件。
蔣昆生說,推進社區治理創新,必須準確把握社區治理創新的特點,要把社區治理職責法治化,通過為社區減負增效,厘清基層政府和社區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努力構建起政府依法治理和居民依法自治有效銜接的社區治理機制。
針對一個社區掛有幾十塊牌子的現象,蔣昆生強調要清理社區工作機構和牌子,“把工作機構和牌子壓減下來”,是下一步為為社區減負工作的重點。
有專家指出,徹底減輕基層社區行政事務負擔的有效方式,是簡化行政架構;與此同時,要大力激發基層社會組織的活力,把一些行政管理職能轉移給社會組織來完成。
從2011年開始,民政部先后確認了三批83家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積極推動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和服務機制創新。截至目前,第一批12個實驗區已經通過驗收。 (記者董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