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上海老人超九成有養老金 一成以上持有股票
中新社上海4月14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社會科學院14日發布的《上海藍皮書――上海社會發展報告》(2017)顯示,滬上老年人口經濟總體情況良好,超九成受訪老人表示自己有養老金。在老年人從事的投資理財活動中,占比最高的是股票,一成以上老年人持有股票。
上海是中國內地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對其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
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戶籍人口有1449.9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457.79萬人,占總人口的31.6%。
藍皮書顯示,2015年上海老年人月平均收入達到3863元(人民幣,下同),年收入為46356元。其中以養老金為主的保障性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83.6%,而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家庭轉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為16.4%。
95.7%的受訪老年人表示自己每月固定領取養老金,且他們的平均養老金達到了3030元,占到調查人群總收入的78.5%。
不過,上海城鄉老年人養老金水平差距依然很大,藍皮書稱,上海城鎮老年人月平均養老金為3436元,農村老年人月平均養老金為1456元。
自1998年以來,上海老年人平均收入不斷增加。2015年平均收入相較2013年調查數據增長1314元,增幅達51.5%。
在投資理財方面,大部分老年人還是保守地選擇將錢款存入銀行,而不是進行高回報高風險的投資理財活動。
從事投資理財活動的老年人所占比例為17.1%,在老年人從事的投資理財活動中,占比最高的是股票,上海老年人中一成以上持有股票。而從事國債/債券、基金、外匯、貴金屬投資的老年人微乎其微。
房屋是老年人的主要家庭財產。受訪老年人中73.2%表示擁有產權屬于自己(或老伴)的住房。其中,擁有一套住房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達到92.7%,6.6%的老年人擁有兩套住房,還有0.7%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擁有三套及以上的住房。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研究員指出,上海應開發老年人力資源,促進健康老年人就業,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上海的高齡老人在不斷增加,其罹患失智癥的概率在提高,而失智老人治療、照護服務起點低、基礎弱、經驗少,補短板的任務極其艱巨,在創建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中,上海需要補齊失智老人服務缺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