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專家剖析:預防孩子沉迷手游我們能做什么

      2017-07-03 12:49:11 來源:法制日報

        □ 本報記者   杜  曉

        □ 本報實習生 涂陳昊

        從網游到手游,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少年面臨的誘惑也逐漸增多。

        近年來,手機游戲發展異常迅猛,如何更好地對其進行監督管理,也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青少年沉迷手游危害多

        公益律師趙良善幫助多名家長追討孩子沉迷手游后胡亂花掉的款項,他給記者提供了兩組數據:

        根據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等單位發布的“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其中對全國10省(區/市)90所城市和農村中小學校的7736名學生、1544名家長和99名老師的互聯網運用狀況進行實地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擁有手機;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聯網的經歷,遠高于我國網民的總體觸網率;56.4%的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在10歲前;超九成未成年人都在上網時遇到過不良信息的侵擾;未成年人上網用于打游戲的比例占到42.6%。

        《2016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游戲產業規模實現1655.7億元,同比增長17.7%;自主研發的網絡游戲達到1182.5億元,同比增長19.9%;移動游戲用戶規模達5.28億,同比增長15.9%;大批玩家加入手游大軍,其中不乏未成年人。

        趙良善認為,青少年玩手游胡亂花錢之后,追討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舉證難。與傳統的交易不同,網絡交易缺乏固化的介質文本,即便相關的交易記錄有電子痕跡可循,但由于這些數據記錄被保存在服務器中,不僅查詢起來有困難,也容易被系統后臺操作者復制、修改甚至刪除。

        “由于很多家長缺乏證據保全的意識,使得舉證困難重重。比如,如果家長平時也玩手游,而且孩子玩手游用的也是家長的手機和賬號,這也會導致無法認定交易主體是未成年人。”趙良善說。

        “青少年沉迷手游耽誤學習,他們的身心正常發育、人格養成都會受到影響,他們身上會出現鋪張浪費、揮金如土等問題。尤其是偷父母的銀行卡給游戲充值等行為,呈現出違法犯罪的苗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說,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定要深刻認識青少年沉迷手游的危害性。

        劉俊海認為,青少年沉迷手游容易引發家長和網游公司之間責任不清的問題,最后導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游戲公司可能會說,孩子胡亂充值是家長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家長自己玩”“家長給孩子充值”等說法。家長如果辯解稱孩子是背著家長充值的,他們在舉證方面確實比較難。另一方面,如果游戲公司認為是家長以孩子的名義賴賬,游戲公司也不好舉證??偠灾?如果青少年沉迷手游并過度充值,類似糾紛會越來越多,對游戲公司和家長雙方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除了司法途徑之外,還有幾種途徑可以解決類似糾紛。比如,雙方私下協商解決、找消協調解、找有關部門進行行政調解、提交仲裁。類似糾紛應該盡量通過游戲公司和家長之間協商解決,即使到了法院也要注重調解。”劉俊海說。

        “除了訴訟之外,可以向游戲產業相關監管部門進行投訴,還可以通過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趙良善說。

        游戲公司要做哪些工作

        今年年初,國家網信辦起草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其中提到,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完善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游戲規則,對可能誘發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游戲規則進行技術改造。

        除此之外,送審稿還提到,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采取技術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其接觸的游戲或游戲功能,限制未成年人連續使用游戲的時間和單日累計使用游戲的時間,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時至8時期間使用網絡游戲服務。

        “政府部門要加強行業監管力度,企業應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家長要全力履行監護職責,未成年人自身也要樹立正確意識,開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業余活動。”趙良善說。

        “要從家長抓起。家長要給自己的手機設好密碼,不要給孩子可趁之機進行轉賬。同時,家長應要求孩子不要給手機設密碼,便于隨時監控。對于容易沉迷手游的孩子,家長盡量不要給他們配智能手機,配具備簡單功能的手機就行了。學校也要適當禁止學生玩手機。”劉俊海說。

        5月1日實施的《文化部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錄的網絡游戲用戶提供游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

        此外,通知還提到,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限定網絡游戲用戶在單款游戲內的單次充值金額,并在用戶進行充值或者消費時發送要求用戶確認的信息。確認信息中應當包括充值或者消費的法定貨幣或者虛擬貨幣金額、獲得的虛擬道具或者增值服務的名稱等內容,以及適度娛樂理性消費等提示語。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保存用戶充值及消費等信息記錄不少于180日。

        劉俊海認為,游戲公司要核實游戲者的年齡,并采用多種方法驗證。另外,游戲公司還要改進游戲的內容,對一些容易讓孩子上癮的內容要嚴格把關。

        “游戲公司要對青少年的上網規律、上網時間、付款情況進行統計,盡可能告知家長。監管部門要加大對游戲公司的監督、指導力度。對于一些給消費者、家長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游戲,要拿出有力措施糾正。”劉俊海說。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