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伙同他人盜竊殺人 拋妻棄子隱姓埋名21年后落網
伙同他人殺死三名值班人員后潛逃至海島
男子隱姓埋名二十一年后落網
□ 本報記者 陳東升
□ 本報通訊員 盧柏安 鄒訓永
“你說什么?人抓到了,你確定,能大聲再說一遍嗎……”聲音中透著欣喜。
這通電話連接的是兩地警方,撥打電話的是浙江省舟山市洋山邊防派出所民警,接聽電話的是山西省晉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刑警大隊民警。
21年前,3名男子在晉中市榆次區盜竊一家工廠時將3名值班人員殺死。案發后,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潛逃至舟山市嵊泗縣洋山鎮。21年后,這名在逃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網。
拋妻棄子潛逃海島
時間倒回至21年前,當時,河南省上蔡縣楊集鎮板張村經濟條件較為落后,村中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務工。
張四,時年22歲,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頂梁柱,為了補貼家用,他也選擇到外地打工。在此期間,張四結識了幾名“志同道合”的朋友,整日游手好閑。
1996年12月26日,身在晉中市榆次區務工的張四,閑來無事,于當天22時許伙同另外兩人到當地一家工廠實施盜竊。
在盜竊過程中,他們被廠里的3名值班人員發現,張四等兩人逃出了工廠,而另一人則被3名值班人員抓住后綁在了一棵樹上。
張四和同伙決定回去相救。于是,次日凌晨,兩人偷偷潛回工廠,將3名值班人員殺死。隨后,3人逃離現場。
案發后,張四拋下了家中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冒用其表親陳某(河南項城人)的身份信息潛逃到了舟山市嵊泗縣洋山鎮,從此過上了隱姓埋名的日子。
冒用身份仍然落網
今年7月1日,洋山邊防派出所接到嵊泗縣公安局指令稱:河南省項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發來協查函稱,經公安部人臉比對系統發現,舟山市嵊泗縣洋山鎮流動人口陳某(男,河南項城人)與一名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相似度高達90%以上,需立即開展調查。
接到指令及協查函后,洋山邊防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聯合嵊泗縣公安局刑警大隊等部門民警組成聯合抓捕小組,先通過流動人口協管員電話通知其需要補充流動人口登記信息,到邊防派出所辦理相關業務。
電話中,陳某稱自己正在小洋山海域捕撈“海瓜子”,無法及時趕到邊防派出所。
抓捕小組在對此情況進行研判時發現,陳某接電話的速度較為異常,因為正常海上作業人員不能及時接聽電話。再經核查走訪發現,陳某近期并未出海作業。
得知這些情況后,抓捕小組決定立即對陳某實行控制。隨即,在洋山鎮沙田弄21號的出租房中,警方將其抓獲。
民警將陳某帶至洋山邊防派出所后,第一時間將其身份信息進行采集,將指紋、DNA等信息上傳系統,并聯系舟山市嵊泗縣公安局相關部門進行信息比對核實工作。
7月3日,經訊問和DNA比對,陳某(張四)如實交代了其于1996年12月27日伙同他人殺害3名值班人員的涉罪事實。
被群眾看成“老實人”
經調查了解,張四已經在洋山鎮生活多年,為人低調憨厚,在群眾眼中是一個熱心腸的“老實人”。無論從他的生活作風上,還是日常接觸中,很難想象他竟然是一個潛逃21年之久的“亡命徒”。
據周圍群眾講,張四這些年來從未與人發生過矛盾糾紛,就連平時幫鄰居干活也是甘愿不拿一分酬勞。
今年以來,舟山邊防支隊洋山邊防派出所扎實開展轄區治安基礎管控工作,包括加強對流動人口的采集核錄力度,第一時間將流動人口的真實照片上傳系統。
隨后,河南省公安廳依托公安部人臉比對系統,意外發現浙江省公安邊防總隊舟山邊防支隊洋山邊防派出所登記的外來流動人口陳某的照片與公安部督辦的一名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相似度較高。
河南省公安廳及時將指令下達至河南項城市公安局,當地公安機關在對陳某身份信息實地走訪調查中發現,洋山邊防派出所登記的流動人口上“陳某”照片與真實的陳某嚴重不符。掌握這一情況后,項城市公安局第一時間將協查函發至舟山市嵊泗縣公安局,這名潛逃21年之久的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終于露出了破綻。
晉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辦案民警得知消息后表示,自己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了。
本報舟山(浙江)7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