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強雪弱”格局明顯 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有契機無捷徑
第八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今晚在日本札幌落下帷幕,5個大項、64個小項的爭奪在一周時間里全部結束。在金牌和獎牌榜上,日本、韓國、中國三強不出預料地繼續占據前三位。由于距離平昌冬奧會僅剩不到1年的時間,本屆亞冬會也被視為是東亞三強備戰平昌冬奧會過程中的一次重要檢驗。
對于中國隊來說,不僅著眼于平昌冬奧會,更要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打下基礎。
總體來看,中國軍團的優勢項目表現正常,部分項目的實力進一步增強;但從中國冬季運動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長期以來僅限于個別優勢項目表現突出的狀況并未改變。相比起夏季項目,冬季運動與大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旅游等相關領域的依附性更高,中國冬季運動正在惡補短板,力求到2022年冬奧會時相比目前有更大改觀,但這需要跳出單純的競技體育視角,以更長遠眼光和和更具耐心地去統籌規劃和發展。
優勢項目已將目標鎖定平昌冬奧會
中國短道男隊在本屆亞冬會男子5000米接力上,與韓國隊激烈拼搶,最終力壓韓國隊奪冠的場景,成為本屆亞冬會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之一。短道速滑是亞洲優勢項目,中韓兩隊的爭霸也是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的主要看點,但男子項目,中國隊還從未像現在這樣具備奪得冬奧金牌的較強競爭力。本屆亞冬會,中國男子短道隊在最有分量的接力項目上戰勝志在必得的韓國隊之后,隊員們喊出了明年要在平昌“虎口拔牙”的豪言,此次中國短道隊在男子500米個人和男子5000米接力上均獲得金牌,這兩個項目也確實具備了奪得冬奧會冠軍的實力,可以說,中國短道的男子項目正處于有史以來實力最強的時期。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因為歸化俄羅斯的原韓國名將安賢洙的耀眼表現,讓韓國男隊栽了個大跟頭,索契冬奧會后,韓國隊進行了全面整頓,實力明顯回升。不過,中國男隊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時,將是武大靖、韓天宇等隊員的競技生涯巔峰期,正如武大靖所說,中國男隊在最具優勢的500米個人和5000米接力上要力圖改寫歷史。
相比男隊,中國女隊的情況反倒有些不盡如人意。作為中國女隊目前的領軍人,范可新在本屆亞冬會上沒有收獲金牌,中國女隊也僅在女子500米項目上由年輕隊員臧一澤奪得1枚金牌。而韓國女隊,領軍人物沈石溪的表現極其驚艷,個人能力明顯超出競爭對手一截,頗有當年中國名將王的風采。從女子項目來說,中國女隊明年在平昌面對的威脅可能要比中國男隊更大。
本屆亞冬會上,中國實現包攬男女兩項金牌的項目包括短道速滑500米個人、冰壺和單板滑雪U型槽。
冰壺和單板滑雪U型槽實現的都是歷史性突破,不過,考慮到冰壺的主要強隊都在歐美,中國男女冰壺隊的此次雙雙奪冠,更多的是增添了隊伍的信心。正如中國男隊隊員徐曉明和中國女隊隊長王冰玉所說,眼下,中國冰壺首先要考慮的還不是能在平昌冬奧會上取得怎樣的成績,而是如何順利地獲得平昌冬奧會參賽資格。至于能否將中國女子冰壺的冬奧會第三名和中國男子冰壺的冬奧會第四名成績,在平昌更進一步,暫時還沒到考慮的時候。
單板滑雪U型槽的男子選手張義威和女子“雙保險”劉佳宇、蔡雪桐,都具備奪取奧運冠軍的實力,在亞洲更是難逢對手。中國開展單板滑雪U型槽項目的時間不長,2010年溫哥華和2014年索契都對這個項目寄予奪牌乃至奪金的厚望,但底蘊尚且不足,隊員們的實力也沒有真正發揮出來。但本屆亞冬會,久經大賽磨煉的張義威、劉佳宇已顯現出成熟的一面,明年的平昌或許才是他們沖擊冬奧金牌的最好時機。
花樣滑冰雙人滑、速度滑冰短距離,都是中國隊具有一定優勢的項目,本屆亞冬會,中國隊在這兩個項目都有金牌入賬。其中奪得本屆亞冬會雙人滑金牌的于小雨/張昊創造了個人賽季的最高得分,速度滑冰的年輕選手高亭宇奪得了中國隊在速滑項目上的唯一一塊金牌。不過,亞洲除了中國之外,雙人滑的水平總體較差,本屆亞冬會的雙人滑比賽對于中國選手來說實際上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著眼于明年的平昌冬奧會,中國選手還需要更高水平的大賽檢驗。在速度滑冰上,中國兩員大將張虹、于靜的表現不佳,但在張虹看來,運動員的狀態有高峰、有低谷實屬正常。未來一年會把競技狀態調整到最佳。
弱勢項目更要著眼治本之策
中國軍團“冰強雪弱”的格局在亞冬會上依然有著明顯體現,中國隊奪得的12枚金牌里,雪上項目僅占4枚;另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冰球項目,中國在亞洲地位則是不斷下滑,女隊雖獲得銀牌,但先后負于韓國和日本隊,男隊則3戰皆負,分別大比分輸給了日本隊、哈薩克斯坦隊和韓國隊。
世界上的滑雪運動強國基本都是滑雪產業發達、滑雪運動高度普及的國家,這從我們的亞洲近鄰身上也能看出,比如日本的滑雪運動水平在亞洲處于領先地位就與日本滑雪運動的開展時間較早、大眾普及度,滑雪產業發達有直接關系。
近10年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滑雪運動進入了“井噴式”發展階段,這為中國提高滑雪運動競技水平提供了更好的群眾和產業基礎,
記者此次在札幌亞冬會期間也向日本體育產業的相關專家了解到,日本的滑雪運動已經開展了50多年,這是日本滑雪競技水平能夠在亞洲處于領先地位的基本條件之一。從中國來說,滑雪運動只有一二十年的發展時間,我們在關注滑雪競技水平如何提高的同時,或許更需要關注的是如何讓迅猛發展的中國滑雪運動走上更健康的發展道路。
從中國冰球來說,如今的局面是讓人痛心的。在亞冬會的歷史上,中國男、女冰球隊都曾經是絕對的亞洲霸主,但在近十幾年時間里,中國男、女冰球隊不僅無力再奪亞洲冠軍,面對一些昔日的手下敗將,甚至毫無招架之力。
中國男隊在本屆亞冬會上,先后以0∶14負于日本隊、0∶8負于哈薩克斯坦隊、0∶10負于韓國隊,因為戰績差,還招來了輿論的抨擊。
中國女隊完成了既定目標,拿到了銀牌,不過負于韓國和日本隊的比賽結果,多少也顯現出中國女子冰球的發展速度已落后于日韓。
冰球在國際上是一項高度職業化、市場化的集體球類項目,日本、韓國在最近十幾年能夠大幅提高冰球運動水平,與推行職業化聯賽、建立完整的校園冰球體系有著密切關系。
從中國冰球運動的發展來說,走下坡路已經持續了多年,直到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復興中國冰球才算提上了日程。但中國冰球的基礎薄弱、人才不足、實力不濟的現狀,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記者從中國冰球協會也了解到,有關建立中國冰球職業聯賽、改善女子冰球運動員待遇、拓寬冰球運動員的發現和培養途徑、提高教練員水平、鼓勵社會力量介入冰球運動發展、完善校園冰球體系的工作都已經有了眉目,同時也會在近期召開中國冰球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針對中國冰球現存的問題,對癥下藥加以解決。
但最終體現在中國冰球實現質的飛躍,特別是男子冰球,需要的是長遠眼光和謀劃,中國冰球的發展可以借鑒日韓的成功經驗,一手抓職業聯賽,一手抓校園冰球和冰球產業,同時也需要耐心,日本、韓國的冰球水平能夠達到今天的地步,也是歷經了20多年的積累。中國冰球需要盡快出臺改革意見,讓外界能夠看到中國冰球復興的希望。
從整個中國冰雪運動的弱勢項目來說,跳出競技成績看項目的整體發展,才是治本之策。 特派記者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