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絡扶貧推進會舉辦 京東分享企業扶貧經驗
中新網12月1日電 近日,全國網絡扶貧現場推進會在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召開。在此次會議上,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以及京東集團等15家單位聯合發起的網絡公益扶貧聯盟正式成立,國家貧困縣名優特產品網絡博覽會平臺開通,網絡扶貧“雙百”項目正式啟動。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藍燁出席會議,并做了題為“網信企業落實網絡扶貧做法和經驗”的主題演講。
會上,京東、騰訊、百度、美團大眾點評等20余家網信企業與贛州市、吉安市、寧都縣等18個市區縣簽署了結對幫扶協議。這些網信企業將聯合地方政府共同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為各地扶貧工作提供農村電商服務、商貿物流、人才培訓、金融服務等多方面的幫扶,讓更多的貧困戶既富“腦袋”又富“口袋”。
為此,藍燁在會議上表示,京東集團與國務院扶貧辦共同選定200個國家級貧困縣作為京東扶貧試點縣,并自行增加128個國家級貧困縣,從產業、創業、招工、金融等多渠道入手,帶動貧困人群脫貧致富。作為重點網信企業,京東集團積極投身扶貧事業,在網信辦、發改委、扶貧辦、工信部等部委指導下,京東集團選定了328個國家級貧困縣作為扶貧試點縣,整合資源,創新實踐,帶動貧困人群脫貧致富。同時,藍燁還分享了三點主要的做法和體會。
一是以龍頭企業為抓手,促進當地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利用京東自營模式的優勢,采用原產地直采的方式,與當地政府推薦的龍頭企業密切合作,以規?;少弾赢數財U大種植規模,集約化生產。并在銷售當地農特產品的同時,持續幫助他們塑造品牌。因為自營式電商流通環節少,所以京東的收購價格通常高于市場水平,通過讓利當地企業,推動當地采用先進的生產方式,如:自動灌溉、自動分揀線等,推動不斷改良品種,提升品質。
京東集團認為電商扶貧不僅是幫助貧困戶將農產品賣出去,避免賣難,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推動貧困地區農業生產轉型升級,變一家一戶為集約化生產,變人工種植為機械化生產、變無品牌的非標品為有品牌溢價的名優特產,變只有生鮮品為既有生鮮又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品,變傳統農業為現代農業。只用這樣,才是電商扶貧價值的最大化,保證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老百姓穩定脫貧致富。
二是通過招工、扶貧跑步雞和種地不花錢等項目,實現扶貧精準化。這些做法發揮了京東自營+自有供應鏈的獨特優勢。目前京東集團擁有八萬左右從事物流工作的全職員工,公司為他們全額繳納五險一金,工作穩定。近兩年來,我們開放出新增的工作崗位,跟縣級政府合作,面向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招工,全年累計招聘入職貧困人員近萬人。
在河北省武邑縣,京東針對貧困家庭試點推出了扶貧跑步雞項目,具體做法是:在當地建立跑步雞樂園,為每個貧困家庭發放雞苗和糧食飼料,散養半年后,以每只110元的價格收購,并以自營方式進行售賣,不久前,京東集團CEO劉強東用直播烹飪跑步雞的方式進行推廣。試點的半年時間,當地貧困家庭平均增收3000元。在河南扶溝和臨潁等地,京東針對貧困家庭推出了“種地不花錢”等農村金融項目,同樣取得較好效果,每戶平均增收1300元。
三是倡導合作伙伴一同“消費扶貧”,實現扶貧全社會廣泛參與。近年來,京東聯合友誠扶貧基金會、今日頭條等,設立消費扶貧日,推動我們的供應商伙伴,如聯想、格力、美的等大型企業參與消費扶貧,在企業員工福利和食堂采購方面優先選擇貧困地區的產品,實現扶貧全社會參與。
通過上述主要做法,京東集團努力幫助貧困地區集聚產業、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帶動貧困人群脫貧致富。下一步,在網絡扶貧計劃的指導下,京東將更多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力爭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共同邁入小康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