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全球首個機器人記者與科技大咖“失控”對話

      2017-04-24 20:32: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合肥4月24日電(記者黃? 郭爽)中國智能機器人佳佳24日作為新華社特約記者越洋采訪了美國著名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這是全球首次由高仿真智能機器人作為記者與人進行交互對話,專家認為具有標志性意義。

        “佳佳,你能唱首歌或放段音樂嗎?”大洋那邊的凱利通過網絡視頻提問。

        “你可以自己找啊。”身著中國傳統服裝的佳佳用流利的英文給了個俏皮回答。

        “你有沒有會唱的歌?”凱利堅持。

        “嗯,除非你告訴我歌的名字。”

        “你喜歡我嗎?”佳佳問。

        “是的。”凱利回答。

        “我也這么想。”佳佳說。

        ……

        這些對話完全沒有經過事先設計。身為美國《連線》雜志創始人的凱利多年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接受機器人采訪的條件之一就是不控制對話內容。套用凱利那本預言科技發展的著作《失控》的書名,對于機器人佳佳的開發者團隊來說,這是一場“失控”的對話。

        “讓佳佳接受這樣的挑戰很好,”佳佳開發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教授說,“我對佳佳這次臨場表現總體打70分。”他說,由于越洋網絡延遲等原因,部分對話確實在時序上有些混亂,沒有表現出佳佳應有的能力;但佳佳也在部分對話中反應很快,令人滿意。

        “就我所知,這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機器人記者,”美國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巴特?塞爾曼說,“這可以幫我們認識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的未來。”

        中國科技大學研發的中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誕生于去年4月。佳佳的外形面貌源于在中科大女生中征集的形象模特,皮膚使用了高級仿生材料,說話時會張嘴,還會點頭、轉動眼珠等,初步具備了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軀體動作搭配、大范圍動態環境自主定位導航和云服務等功能。

        佳佳此次進入傳媒領域,與“機器人寫稿”有本質區別。近年來有不少媒體開始嘗試利用程序生成一些稿件,比如在報道高度格式化的股市信息和體育比賽結果等方面,但這些程序都無法與采訪對象互動。

        24日,佳佳除了采訪凱利外,還與多名計算機專家及媒體代表進行了互動。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金兼斌說:“這次人機互動由新華社策劃推出,對于未來的新聞采訪,乃至廣義的內容生產,可能具有某種標志性意義。”

        陳小平和金兼斌都認為,短期內機器人還無法取代人類記者,因為在創造力和策劃能力等方面,目前的人工智能還遠不如人類,但將來人工智能的應用范圍會逐步擴大。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