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機器人佳佳“編年史”
新華社合肥4月24日電 新聞背景:機器人佳佳“編年史”
新華社記者
24日,全球新聞記者們迎來了首個機器人同行――佳佳。曾做過校史講解員、商場導購員和主持人的智能機器人佳佳這次成功“轉型”為記者,通過視頻連線用中英雙語采訪了諸多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專家。
“出生”于安徽合肥的佳佳被稱為“美女機器人”,長發披肩,睫毛微卷,眼神深邃,擁有美麗嫻靜的外表和善良、勤懇、智慧的品格特征,還是個“單身貴族”。
佳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可佳”機器人團隊聯合國內合作伙伴,歷時3年研制出的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初步具備了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軀體動作搭配、大范圍動態環境自主定位導航和云服務等功能。
以下是機器人佳佳的“編年史”:
199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始智能機器人研究。
2008年,中科大啟動“可佳工程”,自主研發服務機器人整機,“可佳”機器人家族開始形成。
2011年,中科大開始嘗試情感互動機器人開發,佳佳最初以“博物館導覽員”為目標,可實現觀眾引導和解說功能。
2012年,中科大機器人團隊在中科大女生中征集佳佳的形象模特,海選了5位科大女生作為佳佳機器人面容的原型。
2015年,制作團隊經過多方面調研,在最美科大女生面容的基礎上,對佳佳再次進行改進,確定了佳佳善良、勤懇、智慧的品格特征,并以此確定了佳佳現在的形象。
2016年4月,中科大在合肥正式發布了中國首個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2016年6月,佳佳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2016年10月,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舉行,佳佳的亮相讓公眾領略了高仿真機器人的魅力。
2017年1月,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和佳佳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卡梅倫對佳佳代表的中國機器人技術的快速進步表現出極大關注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