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旺報:在臺灣誰最害怕大陸“紅色供應鏈”?

      2015-06-16 20:2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6日電 臺灣《旺報》16日社評表示,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股東大會針對近日媒體必問的大陸“紅色供應鏈”問題,認為臺灣不必對號入座。蔡董事長點出了臺灣面對大陸產業崛起的不健康心態及正確的生存之道,不但是廠商及個人維系競爭力應有的思維,也可作為觀察2016年臺灣“大選”候選人經濟政見的指標。

        文章摘編如下:

        大陸最近推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期許從制造大國轉型制造強國,可以想見大陸一定會戮力提升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對于大陸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半導體之父張忠謀及蔡明介兩人的態度都非常健康,張忠謀表示不意外、不在意,蔡明介更認為臺灣不必恐懼,而應當朝向全球化目標前進,所有機會都要積極參與。

        產業競爭永遠存在,不進步就退步淘汰是永遠的真理,兩位董事長面對媒體的詢問,因高度政治敏感而言詞謹慎,但他們展現的自信非常一致,他們都對核心競爭力有把握、有信心,不擔心外來競爭。張忠謀表態臺灣半導體仍然領先,他也稱贊聯發科IC設計能力。蔡董事長也表示面對市場競爭,聯發科將朝高階領域發展,充分展現聯發科勇于面對競爭的態度。

        在國際經貿環境及分工體系試煉下,臺灣地區早已創造出許多全球名列前茅的公司,傳統產業持續表現良好的也很多。

        從這些優質公司可以看出,產業初期或可因政府補貼、保護特許措施、或是低成本殺出重圍,然而要能永續經營,仍然要持續提升技術水準以掌握關鍵技術,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才是致勝王道。

        當然,當局有責任營造健康的經濟發展體質,尤其在市場開放及公平競爭方面更是責無旁貸。面對大陸自主供應鏈的興起及國際新分工體系挑戰,企業必須無時無刻不思索持續維系競爭力的方法,當局則要營造適合企業壯大發展的自由開放經商環境。

        蔡明介在受訪時就強調政策要更開放,這也是一個在全球市場為臺灣GDP打拼的企業,最希望看到的2016年“大選”候選人政見。

        可惜受到“大選”政治因素干擾,兩岸服貿與貨貿協議的簽署與協商延宕,對臺灣經濟自由化進展不利。

        展望未來,無論何人當選,都要面對大陸自主供應鏈崛起的事實,必須提出正確方向協助企業強化競爭力,并持續提升經濟自由度,給予企業更自由開放的環境。要完成上述重要工作,維系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持續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絕對是關鍵。

        臺灣的企業在大陸自主供應鏈的挑戰下,應選擇直接面對競爭,勇于與國際及兩岸企業深化合作,從競爭與合作中創造進步,而不是當局閉關自守,自給自足,臺灣是小型經濟體,唯有開放才能發展。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