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充分評估美加息影響 加強風險管理 云影初開見露盤
中新網7月31日電 美聯儲30日結束議息會議,香港商報31日評論分析,會后聲明縱沒提及加息時間表,但其對美國經濟及就業環境的樂觀態度,卻令市場上對加息的預期大幅升溫,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均應聲上揚,普遍相信局方最快9月或最遲12月就會加息。因此,應充分評估其影響,既不應對加息預言感到麻木而掉以輕心,更不能無視加息影響而盲目放任杠桿,必須全面提高風險意識。
數據顯示,美國利率復常條件已日趨成熟。受到惡劣天氣影響,美國首季度GDP大幅放緩至僅增0.6%(昨修訂前是倒退0.2%),惟擺脫有關特殊因素后,第二季數字便見大幅反彈,最新公布雖略低預期,但也上升了2.3%,美聯儲聲明形容,現已克服首季放緩并出現“溫和擴張”。
就業市場方面,失業率穩定拾級而下,上月降至5.3%,乃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與美聯儲的自然失業率水平相若?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更一度創出42年最少,故此局方對勞動市場的持續復蘇予以肯定,認為過去數月錄得“穩固職位增長”,勞動力利用不足情況亦見緩解。
至于通脹前景,美聯儲雖指企業固定投資和出口依然疲弱,需要更多信心來確定通脹可升至2%的中期目標,可踏入下半年后,去年末油價急挫的翹尾因素將會逐步浮現,勢將進一步推高CPI,事實上撇除能源及食品的核心通脹已達1.8%。
分析表示,凡此種種,均顯示美國復蘇步伐已非常鞏固,美聯儲即將退出非常措施及恢復利率正?;?,無疑踏入了最后的倒數階段。
評論稱,因應加息周期逼近,環球市場早開始消化有關消息,隨著資金重置竄動,國際資產價格正在調整之中?而當真正踏入加息周期,實難排除或導致更激烈的動蕩,甚至釀成新的金融及經濟危機。其中,風險資產無疑容易首當其沖,去杠桿化情況最為明顯。
尤其是無法生息的商品,早前雖受惠零利率政策而屢創新高,惟路透CRB商品指數現已跌至約5年半低位,油價便由最高每桶140美元以上暴瀉至現在不足50美元,金價也自高位計累挫超過四成,銀價跌幅更達七成之強,另外工業用金屬例如銅、鋁、錫等累跌四成至五成不等。
在美元一枝獨秀的情況下,商品貨幣如澳元、加元等亦自高位下跌約兩成半至三成半,歐元、日元同樣跌幅顯著,至于新興市場方面亦然,由拉美到東南亞的幣值下跌狀況,更相當程度反映已出現新的走資潮。
可以預期,當美國加息步伐重啟之后,基于匯率和利率因素,相關資產重置潮或恐愈演愈烈,造成環球金融市場猛烈波動。
分析還稱,一般預期,美聯儲加息步伐應會小心為上,以免損及自身經濟甚而累己累人,例如IMF就曾對此提出警醒。據局方文件流傳披露,今年底利率預計為0.35厘,所以有人估計,9月可能先象征式小幅加息十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厘,到12月才會加息四分之一厘。
無論如何,美國加息已非“狼來了”,這條狼終有一天會來臨,而這一天已愈來愈近。因此,從投資者到監管當局實在不可不察,應充分評估其影響,既不應對加息預言感到麻木而掉以輕心,更不能無視加息影響而盲目放任杠桿,必須全面提高風險意識,妥善管理風險。(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