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中國時報:魯哈尼給伊朗經濟松綁 舊約前歡

      2015-08-04 20:2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時報:魯哈尼給伊朗經濟松綁
      2013年8月4日,伊朗總統當選人哈桑•魯哈尼正式就任。(美聯社)

        中新網8月4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4日刊文分析,2013年8月4日,伊朗總統當選人哈桑•魯哈尼正式就任。他于就職演說再次強調競選期間所承諾、將建立一個“溫和、有智慧”的政府。并改善和修復與西方甚至美國的關系,以期恢復與國際社會的接觸,同時讓伊朗所受的經濟制裁得以松綁。

       

       

        文章稱,什葉派教士出身的魯哈尼,曾是伊朗革命的重要推手。1979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后,他一直是高層核心成員,先后擔任過國防、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重要職位,熟諳這些領域的事務。魯哈尼在1997-2005年期間擔任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并與西方達成暫停鈾濃縮活動協定(2003年)。

        2005年內賈德出任伊朗總統,他當政8年期間,實行極端強硬立場,對外揚言伊朗有權發展核武,造成德黑蘭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緊張,對內則因政治動蕩和經濟政策錯誤,導致物價及失業率飆升,而西方祭出制裁措施,更令伊朗衰敗的經濟雪上加霜,百姓怨聲載道。

        魯哈尼于2013年初投入總統競選時,高舉改革大旗,批評內賈德的極端政策令伊朗陷入極端孤立,他保證當選后采取溫和路線,改善和修復與西方甚至美國的關系,以期恢復與國際社會的接觸,同時讓伊朗所受的經濟制裁得以松綁。

        分析表示,兩年來,魯哈尼逐步履行他在競選時所作承諾,他上任后第2個月走訪紐約聯合國總部,在即將返國之際,接到美國總統奧巴馬來電,這是伊、美斷交34年后,兩國元首首次透過電話直接溝通,此后雙方的接觸趨于頻繁和熱絡。

        今年7月14日,伊朗與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及德國經過艱辛的談判,在維也納就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為伊朗重返國際社會鋪平道路,也為伊朗外交開啟全新的一頁。(楊明?)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