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中國經濟崩潰論”已經破產
中新網3月16日電 美國《僑報》近日刊文稱,近期“中國經濟崩潰”等言論不絕于耳,卻被中國經濟用平穩發展的表現狠狠回擊。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足夠的韌性,同時也具有很好的內部調節能力,足以抵抗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風險。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外界投資者開始擔憂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在這種氛圍中,“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等言論不絕于耳。
但中國經濟用平穩發展的表現回擊了這些言論。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中國經濟規模已經非常巨大,而經濟體量越大,就越不可能保持極為高速的增長。
且在世界經濟普遍疲弱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幅,已經算是對世界經濟發展做出有力的貢獻。
在持續發展過程中,中國經濟已經構建了一個穩定向好的基本面,而高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沉淀則構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保障。這些都讓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足夠的韌性,同時也具有很好的內部調節能力,足以抵抗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風險。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發展動力都在發生重大變化。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正經歷著從生產驅動向消費和服務驅動的轉變。在這個新舊動能“交棒”之際,中國關停裁撤了許多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的舊經濟企業,轉向以服務業為基礎的新經濟、新科技模式。
中國持續推動各項改革,加快簡政放權,保障民企的發展,做大做強國企;推行“雙創”,讓社會迎來居民收入和就業穩定增長,能夠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早日實現綠色發展。而增加居民收入,推動消費,這些舉措都讓中國經濟能夠保持足夠的活力。
隨著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改善,經濟轉型升級的完成,未來消費對經濟的支持將愈加明顯,而這些都將保障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