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xxo8s"></p>
    2. 華媒:內政外交面臨挑戰 馬克龍能改變法國嗎?

      2017-05-17 19:51: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6日電 法國大選告一段落,但輿論關注度依然不低。新加坡《聯合早報》16日刊文稱,法國大選的“馬勒爭鋒”以馬克龍的勝利畫上了圓滿句號。馬克龍勝了,內政外交面臨不少挑戰。

        文章摘編如下:

        馬克龍的勝出的確是有驚無險。雖然選前民調顯示,馬克龍以63%超越瑪麗娜•勒龐,但前有特朗普逆轉希拉里的先例,從法國到整個歐洲,都擔心馬克龍會被勒龐再次逆轉。全世界更擔心從法蘭西飛來的“黑天鵝”,會帶來比英國脫歐公投更大的市場寒蟬效應,引發歐洲政治和經濟的連鎖反應,阻擊全球孱弱的經濟復蘇前景。

      巴黎時間5月7日晚,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初步計票結果顯示,中間派獨立候選人、“前進”運動領導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以大幅優勢擊敗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馬麗娜?勒龐。年僅39歲的馬克龍由此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也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大國領導人。
      巴黎時間5月7日晚,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以大幅優勢勝出。

        前有荷蘭阻擊右翼政黨,后有法蘭西擋住民粹主義逆流,德國大選中默克爾的壓力顯然減輕了。馬克龍改變的歷史,最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遏住了右翼民粹主義的泛濫延燒。

        馬克龍也顛覆了法蘭西政治的歷史。分析家注意到,創建“前進黨”的馬克龍并不能算是法國政壇的主流派,他標榜的非左非右,其實也是反傳統的。因為縱橫法國政壇的兩大力量――傳統左派和傳統右派,才是法國的政治主流。在第一輪選舉中,傳統右派候選人菲永因為老婆“空餉門”丑聞,聲望大跌而沒能進入第二輪投票。

        從第一輪投票的態勢來看,法國大選已經改變了歷史,傳統左派和右派勢力式微,極右的勒龐、極左的梅朗雄和自詡中間派的馬克龍異軍突起,突顯法國政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需要變革,法國民眾也呼喚新變局。

        法國左翼社會黨與右翼共和黨等傳統政黨50年來首次“集體缺席”,只能呼吁民眾支持馬克龍。在法國建制派的選擇中,挺歐派成了政治正確的唯一選擇,不能不說是法蘭西的政治尷尬。

        但是不左不右的馬克龍就一定是法國民眾的“菜”?對于受到恐怖主義和失業煎熬雙重困擾的法國青年而言,他們對于勒龐和馬克龍能否改變法國面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困境,都充滿不確定性。

        當然,結果是馬克龍勝了。這也意味著,勒龐還是抵擋不住來自傳統左、中、右三股力量的合力夾擊。由此,勒龐未實現自己改變法蘭西的歷史(首位女總統)。顯然,法蘭西只是把極右翼當做思變的棋子,并未把勒龐視為正確的領導人。

        馬克龍勝了,內政外交面臨不少挑戰。就內政而言,極左和極右勢力之所以興風作浪,是因為法國社會經濟出現了大問題,經濟乏力、就業低迷、恐怖主義盛行,使得法國人對傳統政治經濟政策產生了不滿和懷疑。

        馬克龍能夠改變法國嗎?五年的時間似乎太倉促了些,尤其是作為政壇“菜鳥”,馬克龍要熟悉法國政情、彌合左右分歧、處理好和歐盟其他國家的關系,的確有些難。

        但馬克龍支持自由開放的價值觀,強調作為歐盟成員國的責任,這使法國和歐盟能夠走在正常的軌道上。其全球化立場,也有助于鞏固和中國等大國的經貿關系。不過,如何面對特朗普的挑戰,卻是馬克龍不得不思考的現實命題。

        (張敬偉,作者是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男男在线观看中字

      1. <p id="xxo8s"></p>